回到頂端
|||
熱門: 蔬菜 破地獄票房 河智媛

臉書成通路 泰毒品交易氾濫

立報/本報訊 2013.09.12 00:00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據英國《衛報》報導,兒童在臉書上即可購買到糖果外觀的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引起東南亞國家高度關注。

彩色糖衣 企圖賣給兒童

甲基安非他命在泰國被稱為「啞巴」(Yaba),形狀像是圓形糖果的外觀,意思是「瘋藥」,也稱做「冰毒」(crystal meth),服下之後可以清醒持續數日。這種藥丸有彩虹般的多色糖衣,紫色、粉紅色、橙色和綠色,還有像是巧克力與草莓等口味,讓毒品嚐起來比較不苦。

泰國政府表示,啞巴在泰國不僅賣給成人,更試圖透過臉書販賣給兒童。國立皇后毒品濫用研究所(PMNIDAT)的醫師維拉查伊(Viroj Verachai)告訴《國家報》(The Nation):「啞巴製造者正依照目標族群的需求改變他們的產品,添加口味能讓使用者更容易服藥,但這可能會嚴重影響他們的中樞神經系統。」

占戒毒求診者75%

啞巴藥丸的大小足以放入吸管或吞食,或是磨粉後吸食和注射。這種毒品和冰毒近年來廣為流行,製造者只要將甲基安非他命的純度從20%提高到95%、使其結晶狀更為明顯,就能製造出冰毒。

維拉查伊表示,在泰國,到戒毒中心的求診者約有75%是啞巴使用者。醫師警告,長期使用者將導致幻覺、焦慮和精神疾病。一顆啞巴在泰國最高可賣到200泰銖(約新台幣186元),不僅取得容易,也被各社會階層普遍使用,用來幫助工廠員工度過冗長的工作夜晚,或是讓社會名流的派對持續整晚。

產地處邊境 控管難

毒品的主要製造地點是泰國、緬甸與寮國的交界處,也就是俗稱的金三角地帶,由當地武裝游擊隊控制的毒品交易高達85億美元(約新台幣2,522億元)。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估計,每年約有14億顆啞巴流入市面。一份2011年的報告中指出,可取得啞巴的國家有泰國、柬埔寨、寮國、汶萊、菲律賓、日本和南韓。

金三角地帶以往是全球鴉片的製造與交易重鎮,僅次於阿富汗,而近年啞巴製造業正逐漸興盛。生產啞巴的工廠與實驗室獨立運作,設備拆解容易。大部分工廠建在金三角地帶位於緬甸撣邦(Shan state)的山林內,警察不多,設備不容易被發現,突擊成功率較低。

強勢緝毒 一年後死灰復燃

泰國前總理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曾於2003年發動一波打擊毒品的行動,允許警方對交易嫌疑人動用武力,3個月內即有超過2,500人遭殺害。這項行動在2011年受到質疑,懷疑被殺的人是否真的涉入毒品交易。

當局估計每60名泰國人中就有1名啞巴使用者。2012年時,公共衛生部長表示當年前半年有近7千名7歲至17歲的兒童曾進入戒毒中心。

泰國在去年4月至6月進行第二波打擊行動,與中國、泰國、緬甸和寮國合作,搜出10公噸的毒品,逮捕超過2,500名嫌犯。

不過毒品交易在短短一年後再度興起。泰國警方在8月時在清萊(Chiang Rai)尋獲一台藏有1百萬顆啞巴藥丸的計程車。5月時在曼谷逮捕數人並尋獲40萬顆啞巴藥丸與7公斤的安非他命晶體。

邊境管理疏漏加上官方貪腐,顯示出打擊毒品交易需要多方政府與機構提供大量資源進行跨境合作。

查獲量4年成長5倍

近來,湄公河巡邏隊在泰國北方佛統省(Nakhon Phanom)與寮國交界處、長達155英里的河域內,常截獲非法販運梨花木、大麻、啞巴與狗,且賄賂相當普遍。孟加拉麻醉藥品管制單位數據顯示,2008年孟加拉警方查獲3萬6千顆甲基安非他命,到2012年查獲量已高達近2百萬顆。

報告中寫到,近來孟加拉開始流行吸食啞巴,緬甸的販運組織甚至提供優惠給孟加拉。孟加拉達卡戒毒中心的臨床心理師及主任蓋伊(Tarun Kanti Gayen)表示,2011年時,約80%的戒毒者是服用海洛因,但現在因為吸食啞巴而進入戒毒中心的人已多達70%。毒品交易商提供啞巴給年輕人,讓他們上癮。

戒毒中心裡現年24歲的塔力克(Tarique)已有10年藥癮,這是他第二次進入戒毒中心。他說:「現在每個人都在賣啞巴,你可以在街上買到。4、5年前啞巴還很稀少,但現在到處都可以找到啞巴,相當危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