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權趁著農曆3月各地都在舉辦天后寶誕的系列活動(俗稱「三月肖媽祖」),我回到我的出生地,向松山媽祖參拜。台灣的媽祖信仰經常與佛、道教混合,因此許多天后宮也都同時奉祀了道教神祗以及佛教的諸大菩薩。觀世音或許是台灣信仰界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註1),家喻戶曉,因此和友人在媽祖面前有了這麼一段有趣的對話。「觀世音菩薩是跨性別。」這話我向來講得很順口,當日竟引發一位朋友的慍怒與不滿,痛批:「觀音不是跨性別!你不要什麼都扯去跟跨性別有關好不好?神明的事情不要亂講!」這位朋友是個異女(註2),認識兩、三個gay,不能說她完全不「認識同志」(註3),但當時她顯然對於「跨性別」有著誤解。可能和許多人一樣,她感到「跨性別」是個貶抑詞,用在神明身上乃是不敬。因此花了力氣跟我說明,觀音原本是男的,只是因為唐朝人為了捧武則天高興,把觀音刻成女相,說她是觀音下凡,如此而已。然而,日本觀音是男相,華人地區觀音是女相(註4),觀世音菩薩的法相與化身,確實存在有「跨性別」的現象,但為什麼一聽到把觀音描述為「跨性別」,就讓人感到不安甚至憤怒?是因為講到「跨性別」就只想到「變性人」嗎?「跨性別」只是「變性人」嗎?是因為「變性人」是社會觀感所生懼的東西嗎?或是因為「變性人」根本還承受著社會對他的污名呢?我想可能性有很多。根據佛經的記載,觀音菩薩有大千法相,時而現男相,時而現女相;時而顯怒目像,時而顯慈貌像;時而化身童男,時而化身婦女。至少民間有「六觀音」、「三十三觀音」的說法,分別代表了觀音菩薩的各種法相,而知名的「千手千眼觀音」,也只是觀音菩薩的其中一種法相。當時我的朋友以為「跨性別等於變性人」,只能選定一種性別,不是什麼時而男相時而女相變來變去,而且認為觀音像由男變女乃是後人所造,並非觀音本身的意願,所以堅稱「觀音不是跨性別」(她當時以為跨性別等於變性人),認為我不應揣摩神意與神的性別,也批評那些吹捧武則天的人,犯了這種錯。我想,既然人們不應評價神明的性別,那麼「理所當然」的說觀音是男的或是女的,也一樣在信仰上犯了相同的錯。所以,我們怎麼不能描述觀世音菩薩的性別存在大千法相,時而這樣時而那樣,不應擅自揣測呢?我們最後停在這個合致的觀點之上。(台大性別研究學程助教、台大城鄉所博士生)註1: 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分別為: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王。註2:某些性別社群內人士對異性戀女生的簡稱。反之,異性戀男生則稱為「異男」。註3:中文裡所謂的「同志」,其實不只是指涉「同性戀」,而是泛指在社會主流的性別規範框架中 ─ 這個框架預設所有「正常人」的狀態只分為「兩性」,並且是「異性戀」── 找不到位置的一批人。這樣的族群在英語世界普遍使用LGBTQ稱之,包含同、雙性戀,跨性別,以及性別不確定者。註4:新竹北埔慈天宮奉祀的則是台灣罕見的男相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