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16-17°C

《兩岸關係》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憲法:一場歷史與現實的對話/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4.12.22 15:18

魯云湘(國際事務研究者)

中華民國憲法自民國36年(1947年)公布以來,已成為塑造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民國38年(1949年),隨著國共內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繼續運行中華民國憲法並對台灣地區進行治理,成為台灣法律與政治體制的根本依據。儘管面對國際承認與兩岸分治的現實,憲法仍在台灣社會中深深植根,影響兩岸關係的發展。這一歷史過程,不僅塑造台灣的內部政治與法治結構,也為未來兩岸關係的變遷,帶來深刻的啟示。透過剖析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憲法的內涵與影響,期望能更清晰地理解這一制度,對台灣內部及兩岸互動的多層影響。

一、 中華民國:百年國號的歷史意義

中華民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誕生於1912年,一直是中國近代化與共和制度的象徵。作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國近代史上,無疑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而在國共內戰失利後敗退至台灣,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有效治理。然而,中華民國在台灣延續其政治架構,並形成具體且穩定的治理體系。儘管現今的治權版圖,僅限於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及其周邊外離島地區,只有3.6萬平方公里的大小,但國號仍具有歷史與文化象徵價值。

隨著兩岸分治的持續,中華民國的存在,成為一種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與現實存在。台北、北京兩個政權,在不同地理區域各自治理,形成了「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的特殊格局。這一現象反映歷史遺留問題,也揭示現實政治的複雜性。因此,中華民國既是歷史遺產,也是現實存在。兩岸在認同上雖有分歧,但其歷史意義不容忽視。

二、 中華民國政府:治理實體的現實意義

中華民國政府(以下簡稱台北政府),是有效治理台澎金馬及其周邊地區的執行機構,其治理成就與國際參與令人矚目。基於民主制度的架構,並成功實現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例如,民國76年戒嚴後的十年,GDP年均增長率達到7.87%,這時期亦被稱為「台灣經濟奇蹟」。同時在國際社會中以「中華台北」等名義參與多項活動,顯示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國38年至76年(1949年至1987年)的戒嚴時期,台灣的民主發展受到嚴重限制。這段期間內,政治自由和人權狀況不佳,台灣人民長期生活在戒嚴法的管制下,基本權利受到極大限制。政治參與機會有限,異議聲音被壓制,這些歷史背景對台灣社會造成的影響,塑造後續的民主改革路徑。

隨著戒嚴的解除,台灣社會逐漸走向民主化,並在民國85年(1996年)舉行首次直接民選總統選舉(投票率76.04%)。這一關鍵的轉變,不僅促進台灣的政治發展,也為台北政府的治理提供新的動力。

同時,自民國76年11月(1987年),台北政府開放兩岸探親,這一政策極大促進兩岸人民的交流與相互理解。探親政策讓許多破碎的家庭得以重聚,減少歷史與政治造成的隔閡。這不僅有助於增加兩岸間的互信,還促進彼此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實際上,探親政策的開放,標誌著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體現務實與人道關懷的精神。

然而,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下簡稱北京政府),不承認台北政府的合法性,這一點在法律與認知上形成巨大差異。即便如此,台北政府的運作依然是台灣地區有效治理的基石。如何讓對岸人民認識到台北政府的現實存在,已成為改善兩岸關係的重要課題。需要強調的是,台北政府的存在並非是與北京政府的對立,而是歷史造成的現實分治。這一點不僅反映兩岸的特殊關係,也顯示在複雜政治環境中的務實治理。

由此可知,在兩岸關係中,台灣與大陸在法律認知上的巨大差異,對兩岸交流帶來了困難。北京政府不承認台北政府的合法性,這一點在法律和認知上形成巨大差異,增加了兩岸互信的障礙。此外,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承認問題,以及如何在國際壓力下維持自己的政治和經濟運作,也是台灣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舉例來說,2010年簽訂的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於2024年5月時公告終止第二批共134項的關稅減讓,顯示兩岸經濟合作減速的趨勢。這種變化從側面反映出兩岸關係,在法律認知與政治現實中,延續的內戰本質。自1949年以來,兩岸尚未正式簽署結束敵對狀態的協議,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延續至今,使兩岸事務更像是一個國家內部的事務。

總之,因意識形態與執政黨派的變化,兩岸關係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同時,台灣特殊的地緣政治地位與國際社會的深度介入,也對兩岸互動產生重要的影響。未來如何在法律與現實的矛盾中找到平衡點,將是雙方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三、 中華民國憲法:連結傳統與現代的法律框架

自民國36年施行以來,中華民國憲法經歷了多次修訂,成為台灣地區現行政治運作的根本法律。這部憲法在連結傳統與現代的過程中,展現出其獨特的雙重性質。它既承載中國歷史的政治哲學,也融入現代民主制度的要素。可說是一部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法律框架,反映中國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對民主制度的追求。

在台灣地區,中華民國憲法的運作,展示民主制度的成功。這部憲法不僅為台灣的政治運作提供法律基礎,還對兩岸人民的身份認同產生影響。通過憲法的實施,台灣社會在民主、法治與自由方面取得顯著成就。而在兩岸關係中,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意義,早已超越法理層面。它代表著一種價值觀與制度選擇,值得兩岸共同反思。憲法所體現的民主與法治精神,為兩岸的和平發展提供思想基礎。

憲法的核心在於分權與制衡的設計。從設立五院制度,規定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和監察院的五權分立,形成獨特的政治架構,保障政府權力的均衡與制約。此外,憲法還對總統的選舉和權力做出了明確規定。誠如前述,憲法亦規定的總統制實行總統直選,使其成為全民投票選出的國家元首,顯著提升政府的民主正當性與公信力。統計,自實行直選以來,選民投票率始終維持在70%以上,顯示公民對民主機制的高度參與與支持。

在經濟領域上,憲法保障台灣地區人民的基本經濟權益,為其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憲法第十五條規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這一條款為個人財產與經濟活動提供法律保障,促進台灣經濟的快速增長。此外,憲法框架內的經濟自由政策,亦吸引國內外投資,成為台灣在亞洲崛起的重要推動力。憲法所保障的經濟條文,不僅提升了個人經濟權利,也推動了整體經濟的繁榮,成為台灣在90年代成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社會層面,憲法推動公平與正義的進程,並保障多元化的社會發展。憲法第七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這一條款對於促進性別平等,與族群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憲法對弱勢群體的保護機制,成為台灣社會安定的基石。憲法的社會價值觀念,不僅體現法律對人權的尊重,也塑造台灣社會對多元文化的包容特質。

如何讓對岸人民接受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對於兩岸關係的改善具有關鍵意義。憲法的制定承載著全體中國人民追求民主與法治的期望,其歷史背景應得到充分尊重與理解。其框架下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與社會平等,是憲法運作成功的有力證據。通過實例與數據,向對岸人民傳遞這些成就,有助於建立認知共識。此外,藉由反映的民主與人權價值,與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一脈相承。透過文化共鳴,可減少對立情緒。

儘管憲法提供堅實的法律基礎,但現行政治體制仍有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例如,如何進一步保障少數群體的權益,提升政府透明度和反腐敗措施等問題,仍需持續努力。此外,隨著社會的變遷,台灣在應對新興社會問題(如老齡化、勞動力市場變化等)時,也面臨著挑戰。這些問題需要在法律和政策層面上得到解決,以確保台灣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中華民國憲法在其歷史上進行過多次修正與補充,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政治現實。最重要的修憲事件之一,便是1987年開放兩岸交流後的法律調整,它使得兩岸關係的發展,成為憲法改革的重中之重。隨著兩岸政治環境的變化,憲法的調整也成為未來台灣政治穩定與發展的關鍵因素。2005年的增修條文則進一步強化憲法的適應性,尤其在對外關係及兩岸事務上。這些增修條文為台灣在變動的國際環境中,提供更加靈活的法律框架。

台灣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對國際市場和貿易的依賴。如何在全球經濟變動中保持競爭力和自主性,是台灣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此外,台灣經濟發展中的收入分配不均問題,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挑戰。縮小貧富差距,實現更為均衡的經濟成長,對台灣的長期穩定和繁榮至關重要。

此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是台灣為應對兩岸特殊情況而制定的重要法律。該條例通過促進農業、醫療、文化及經貿等多領域的合作,極大地增進兩岸人民的交流與理解。例如,台灣與福建省的農業技術合作、醫療機構的技術交流、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以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均有效推動兩岸經濟發展,增強了互信,促進了和平發展。

台灣社會日益重視憲法在當代治理中的適應性,尤其是在兩岸問題上,憲法的模糊性和開放性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工具。未來的憲法改革,可能會進一步強化台灣對國際間政治環境的應對能力,也可能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提供新的法律依據。

尤其是在國際社會對兩岸問題的關注與干預中,台北政府的操作,越來越需要在憲法框架內尋找突破口。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使得政府在選舉、政策制定以及對外關係中,既承擔責任,也面臨來自國內外的壓力。地緣政治、兩岸關係、區域安全及國際承認等問題,讓台北政府在應對外交事務時,經常需要依賴憲法的框架來進行說明和調整。

四、未來的可能性:如何在新體制框架下尋求共識?

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若未來不存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樣的極端論述,或許會加劇兩岸對立與不安。相比之下,探索兩岸在全新政治體制下的合作與共存,更具可行性。此過程中,我們或可借鑒歷史中的模式。例如,民國初期,北洋政府與廣州軍政府並存的情形,兩者在不同領土內行使治理職能,形成某種程度上的政治協調與妥協。

具體來說,一種可能的未來設想,是兩岸探索新的聯邦體制,將兩岸的差異化政治實體與文化背景,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下進行結合。這樣的聯邦體制,能夠尊重彼此的制度與文化,同時在核心層面實現協同發展,既能保障兩岸的政治多樣性,又不失國家整體的穩定性。

此外,為減少歷史包袱對現代治理的負面影響,兩岸可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逐步推動法理調整,開放對話與法律互認,實現兩岸關係的理性發展。此過程將需要雙方在和平與合作的基調下,積極推進互信建設,並逐步達成更高層次的政治協議,這樣的探索為兩岸長期和平奠定基礎。

然而,在探索這一新體制的過程中,亦需參照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一國兩制」的案例。該框架本意,是要在保持香港高度自治的情況下,實現國家統一,但最終因諸多因素的制約(如承諾改變),導致香港的高度自治受到侵蝕,政治與社會局勢愈加緊張。這一情形影響台灣民眾對類似方案的接受度下降。

台灣人民無法接受類似香港模式的原因,除對中共政權的深刻懷疑外,還有對自身政治體制與民主自由的堅守。台灣的民主體制與西方相比雖不成熟,但明顯與大陸的政治理念存在顯著差異。在這種背景下,對於台灣民眾而言,「一國兩制」不僅代表著對現有生活方式的威脅,也難以在精神與制度層面達到雙方的認同。因此,台灣人民更希望尋求一種尊重多元政治體制,並能夠保障自由、民主、法治的解決方案。

兩岸未來的政治共識,需要在充分理解這些歷史教訓與民意基礎上,逐步構建一個尊重雙方現狀、注重民主與穩定的新體制。這一過程將是艱難的,但也是建立長久和平的重要基礎。

結語:歷史的承繼與未來的探索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憲法,作為歷史的產物,承載深刻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挑戰。自中華民國成立以來,無論是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重要角色,或在兩岸分治後的實際治理,都表現出其不容忽視的政治、法治與文化價值。中華民國憲法在台灣的實施,為台灣內部的政治運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並在兩岸關係中具有重要影響。

在國際社會和兩岸問題的關注下,台北政府需要在憲法框架內尋找突破口,以應對選舉、政策制定和對外關係中的壓力。透過具體案例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下的農業、醫療、文化及經貿合作,展示了兩岸交流的具體成效和積極影響,進一步強化了互信,促進了和平發展。

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需要依賴理性對話與務實合作。探索在「一個中國」框架下,尋找兩岸共同發展與和平共處的道路將是關鍵。中華民國憲法所體現的民主精神與法治價值,不僅是台灣內部政治發展的基礎,也應成為兩岸互動的橋樑,促進兩岸民眾對和平與穩定的共識。

然而,這一過程並非易事。兩岸的政治理念與發展模式存在顯著差異,但只要雙方本著尊重與理解的態度,尋求平等對話與合作,便能為兩岸關係的未來開辟出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景與合作意識,將是推動和平發展的核心動力。(照片示意圖資料照)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焦點 評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