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林祺泰《山,山》媲美楊德昌、成瀨巳喜男、《世說新語》

立報/本報訊 2013.03.07 00:00
第35屆金穗獎入選作品《山,山》(電影資料館)■李幼鸚鵡鵪鶉《山,山》開場是台北101摩天樓的空鏡頭,樓在畫面正中央聳立著,背景是流動的雲,下方橫「躺」著色彩淡淡的遠「山」。整個畫面淡淡藍綠,相當清新雅致。下個畫面是俯攝5條完整的與2條局部的白色斑馬線,這靜態景觀清晰,反倒是來往走動的行人與腳踏車動態身影有點模糊。再下一個畫面是高架橋,橋底或橋腹在人們頭頂上橫越,左側背景則是斜向的階梯陸橋,許多輛機車身影模糊地駛過。第四個畫面又是空鏡頭,藍綠色的門、牆、綠的成分多過藍的那種藍綠,如果你無法意會我所在乎的顏色細節,那麼,就請回憶一下「屈臣氏」員工制服與招牌的那種顏色吧!畫面右邊綠牆上有個小小綠色信箱(像樹像草的那種翠綠),似乎被紅線吊著或撐住。門、牆上方是屋頂的灰瓦,屋頂左側瓦上有一叢鮮綠,是青草吧?屋頂中央延伸到右側舖了一大片紅,像是紅底白字的廢棄的廣告牌(看板?)。畫面左側牆邊停放了一輛腳踏車。畫面右側有輛腳踏車「入鏡」,原來鮮綠制服的一位男郵務士,正騎著腳踏車把一封信塞進信箱然後由畫面左側「出鏡」。這時,畫面映現片名,中文的兩個「山」字一上、一下,直行映現,或許跟楊德昌2000年電影《一一》的片名互通聲氣。《一一》的演職員名單全部中文由左向右橫排,唯獨片名兩個「一」字上下直排,彷彿既是2個「一」,又像1個「二」。林祺泰的「山」字一個在上,一個在下,是不是在暗示山外有山或山山相疊呢?兩個「山」字中間橫躺著英文複數的Mountairs,恰似本片開場背景的遠山橫躺著而畫面中央的摩天樓宛如高聳入雲的尖山(或山山相疊?)第5個鏡頭是內景,林茂山在前景坐下,背景有個長方形紅色區塊,前景幾層木架有一紅盒,屋裡其餘瓶、罐與背景或多或少都著綠色調。老翁的衣服依稀墨綠得帶黑,上面有幾絲紅色線條。老翁摘下眼鏡,換戴另一付眼鏡。從特寫鏡頭你我看到信封上有著「台北市貴陽街二段1號8F」與「林茂山先生」的字樣,以及老翁費力讀出他不習慣的字句「香格里拉。拉,拉,拉。」。換成外景,林茂山走在陽光下,小巷裡。那欄杆,那門牆,那線條,媲美成瀨巳喜男電影的這個框、那個框;老翁白上衣、墨綠長褲、手中紅紙與前景的綠葉,林祺泰果然是楊德昌的同好,擅長凸顯紅、綠兩色,把色彩呈現得「風格化」。鄰居幫他讀信,原來幾十年前日本海軍同學會在台北圓山邀約相聚。林茂山於是上路,在捷運與火車站向兩位男孩問路,他只會客家話跟日語,他說「圓山」卻活像普通話(北京話)裡的「鹽山」。人家告知鹽山在台南。他搭上往台南的火車,鄰座的陌生中年女性正巧是客家人,彼此簡短的閒聊或許本片輕觸了一點歷史、一點社會、一點人生。客家女那麼友善,只可惜沒有多此一舉地問林茂山要去哪裡?更不可能翻看老翁同學會的邀請函。結果,從鄰居太太到陌生人都對他好,但就差那麼一點點,使得他捨近求遠,明明家住台北而圓山也台北,他竟在大熱天獨自在雪白的鹽山趕路、找尋。本片既可以是對孤獨弱勢老人的關愛,點染出淡淡感傷;又好似一則發人深省的現代寓言,圓山離我們好近卻又好遠(讓我想到《世說新語》的長安與太陽,哪個離東晉的人們更遠?)。林祺泰的電影展現了他非凡的攝影、美術、構圖,還奉上了深刻的思想。圓山、鹽山、林茂山,此山被彼山困,果真一山又一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