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心願,但家長們是否仔細留意寶貝們吃下什麼食物?根據台灣兒童營養調查發現,各年齡層兒童不論在蔬果、乳製品都明顯攝取不足,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陳木榮提醒:「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兒童過重、肥胖、便秘、慢性腹瀉等,建議孩童每日攝取 2-5 個份量蔬果,改善身體狀況避免疾病發生。」
零食、手搖飲易取得!讓學童飲食習慣失衡
俗話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陳木榮強調現在觀念已經改變了,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且不是只有肥胖的問題,連帶身體會產生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國健署統計,25.7 % 國小生為過重或肥胖、國中此比例上升至 26.3 %、高中時達到 30%,但回頭去看造成兒童肥胖的元兇,許多都是來自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尤其滿街的手搖飲店,國高中生幾乎天天人手一杯,反而忽略真正有營養價值的蔬果。
這樣的結果似乎毫不意外,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長黃青真分析:「零食、飲料、點心都相對好取得,但若要吃新鮮蔬菜、水果,必須買、洗、切,相對花時間。」
此外,蔬果有些特殊的氣味、孩子覺得味道不佳,陳木榮分享門診經驗:「其實家長願意讓孩子多吃蔬果,但是小孩不見得願意吃,特別是沒有從小養成吃蔬果的習慣,要重新開始讓孩子愛上蔬果相對花時間。」
保健食品不能取代蔬果營養價值!三步驟建立良好飲食習慣
陳木榮時不時就會遇到家長拿著一罐罐保健食品到門診,「醫師!想要孩子補充維他命 C 可以吃這個嗎?」這時家長犯了最常見的迷思,保健食品並不能取代食物。陳木榮強調:「想要確保兒童營養均衡,不要單從保健食品中補充起,盡量從天然的食材補充,像是奇異果就是含有大量維生素 C、E,是常見水果中營養密度最高,同時也能補充到抗氧化物。」
台灣兒童營養最新建議,所有年齡層孩子每日吃到 2- 5個份量蔬果,每一份大約一個拳頭大小,若家長即將替孩子調整飲食習慣,陳木榮建議可從以下小撇步做起:
- 從喜歡蔬果開始:別讓孩子認為吃蔬果是一件有壓力的事,從本來就喜歡吃的蔬果開始調整。
- 少量嘗試: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果原因,單純沒吃過、不知道是什麼味道,從外觀上感到陌生,這時可以先從少量試試看新蔬果的味道。
- 讓孩子參與準備:可以幫忙洗水果、切水果,讓他對這些食物產生興趣。
另外,陳木榮也提醒:「切記不要把果汁當成蔬果,當水果榨成汁後只剩糖、水,糖分除了提供熱量之外,還會讓兒童產生蛀牙,即便標榜 100% 果汁也不建議多喝,最好還是直接攝取水果。」
奇異果營養小金礦!增加兒童精神與活力
至於蔬果選擇上多方嘗試外,若孩子腸胃本身較為敏感時,家長不妨考慮「低腹敏」(FODMAP)類型的蔬果,像是奇異果、草莓、葡萄、毛豆、茄子、白菜等,特別是奇異果可以讓腸胃好吸收,外還有纖維、葉酸、多種抗氧化劑。
研究發現,奇異果對於兒童時期的肥胖、血液中的膽固醇都有協同幫助效果,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心理健康,改善緊張的感覺、心情的沮喪及倦怠,增加孩子活力。
特別是在疫後的新常態生活,研究也指出因為奇異果沖負的抗氧化劑,可以增加細胞的防禦力,若能在生活適當增加蔬果攝取有助於帶來健康益處,讓家長對孩子成長不需再擔憂。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