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盛況不再 帽蓆店淡出大甲

中央社/ 2012.09.08 00:00
消失中的大甲帽蓆1(中央社記者陳靜萍台中8日電)曾是台灣外銷重要產品之一的台中大甲帽蓆,隨著時代變遷及編織人口銳減,早年繁華的蔣公路上帽蓆行林立,如今只剩1家。

地球暖化現象日益嚴重,進入盛夏後全台氣溫更是數度飆新高,許多農村裡的婦女都知道要為家人鋪上一張藺草編織的草蓆,既涼爽又節能,屋內還有淡淡藺草香。

大甲藺雖盛名在外,但外地民眾進到大甲區內想買一頂藺草帽或一張藺草蓆都得費盡心思。

位於大甲鎮瀾宮附近的三陽帽蓆行,是目前大甲僅存少數的帽蓆行之一,但經營了30年的第二代老闆娘陳群婷,邊看顧著孫子女們,邊感嘆藺草編織已經不流行了,有時一整天銷售金額還不到新台幣1000元,「怎麼過生活」。

坐在躺椅上搖扇搧涼的李黃娶弟,今年已81歲,出嫁前住在原台中縣大安鄉,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藺草編織。

她說,過去冷氣還不普遍的時候,農村裡每家都備有好幾張藺草蓆,而藺草工藝也成為大安溪沿線農家婦女必備的手工藝,一張6尺平方的藺草席3個人一起做,得3天才能完成,但賺賺工錢還行。

李黃娶弟18歲嫁到大甲後,就與先生共同開設帽蓆行,從代工轉到批發經營的事業,「以前整條街都在賣草蓆」,李黃娶弟表示,帽蓆曾經是大甲重要的買賣,但現在因為編的人少,根本無法做批發生意,帽蓆行只能零售。

李黃娶弟雖然生了6名子女,卻沒人願意留下來接家裡的店,四子李鶴林及媳婦陳群婷只好留在家鄉繼續賣草帽及草蓆。

陳群婷說,過去大甲幼獅工業區的工廠女工們,騎車時人人一頂草帽,但自從實施騎機車戴安全帽的規定後,藺草帽的銷售就每況愈下,現在每天賣不到1頂。

「都說有傳承的責任」,陳群婷說,她的孩子們也都外出工作,沒人願意留在家裡顧店,卻又叮嚀父母這個帽蓆店存在的價值,她這個「少年阿嬤」只好邊顧店邊顧孫子。

陳群婷拿出手工編與機器織的草帽,與多數大甲婦女一樣,強調帽蓆「還是手工的最好」。1010908

(中央社記者陳靜萍攝 101年9月8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