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六堆客庄的盤花,其實不僅是敬神之物,由於鄉親們相信,敬神過的物品能避邪解厄,因此當地有廟宇就特別把盤花素材晒乾後蒐集起來,製成用來淨身沐浴的平安「花包」,提供地方鄉親領取使用,從中也看見了地方文化永續的智慧。 一朵朵橘紅色的新丁花,堆疊立體,上頭再加入菊花,千日紅(圓粄花)等點綴,六堆客庄的廟宇供桌上,時常可見一盤一盤,精心堆疊的繽紛花卉。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 何金樑:「六堆地區有一項特殊的文化,就是盤花,用我們自家附近相關的花材,來敬伯公。」 屏東縣客家文化協會理事長 林竹貞:「每日要以水澆灌,澆灌後等開花後親手摘採下來,摘下花朵後疊於盤上,這些過程靠的是,一定要依靠我們的雙手。」 「盤花疊來蕊蕊香,勤儉煞猛虔誠心,香花請神香花送,六堆盤花綿延長。」源於雙手的盤花,每個素材、每個環節,都有人們心中滿滿的敬意。 客語薪傳師 劉敏華:「祭文中會用到香花請神香花送,這是說一般的盤花來講,對請神非常重要,第一,它必須具有香氣,所以我們房屋周圍種植的香花很多,就可以拿來疊盤花。」 記者 許儷齡:「完成後大家就手捧著,內含個人滿滿心意,並且由自己製作的盤花,前往敬神。」 客語薪傳師 徐儀錦:「所以疊完成後的盤花圓圓的,圓圓,妳看喔,又要很紮實,摸起來硬硬的,這表示什麼呢,你疊的功夫有到位,如果要說到具有什麼意涵的話,就是團結。」 福善堂盤花組組長 程素琴:「主要的基底的花是新丁花,新丁花它的含意就是多子多孫。」 屏東縣內埔鄉振豐村的福善堂,志工隊自發投入疊盤花的工作,地方上的廟宇,還將盤花晒乾製成「花包」,據說這樣能避凶趨吉。 地方耆老 鍾毓娥:「像這些計算累加多達11種素材,這些東西都是昔日老人家流傳下來的,各有作用喔。」 地方耆老 劉明雄:「有鹽米、避邪,如果有人有遇到,若遇到者拿回去洗澡,如果有沖到,去喪家如果有沖到,或是小孩很愛哭,也可以洗。」 鄉親們相信,敬神過的物品能避邪解厄,小小的「花包」內,含鹽、米、細沙、抹草、蓖麻等素材,這是很多鄉親從小就有的記憶。 福善堂主委 張政鈞:「我們的花包是由我們的長者,或是我們的鸞生,號召街坊鄰居,大家有空的話,早上大概8點多來福善堂來包,這都是完全義務免費的志工。」 有別於多數敬奉神明的花束,枯萎後會被丟棄,盤花還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延續週期,六堆客庄的盤花,繼續在現代生活中優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