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照明商店 mlb 文化幣

【專欄】北部供電不足拉警報 財團卻跑到南部設電廠

銳傳媒/ 2024.12.19 09:36

【專欄】北部供電不足拉警報 財團卻跑到南部設電廠

 

文/林健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退教授)

北部地區的電網,受到陽明山、淡水河及大漢溪等地形因素分隔,逐漸發展為「北東」及「北西」2大電網。其中北西電網為桃園市加上新北市沿海地區,北東電網供電範圍為其餘的北北基宜行政區。

 

台電指出,2025年北東電網用電需求預估將成長至600萬瓩。然而,隨著區域內的發電機組陸續除役,屆時僅剩花蓮和平電廠的130萬瓩,供需缺口恐達470萬瓩,超過電網安全可靠容量上限420萬瓩,需仰賴北東以外區域「超量送電」,系統運轉風險大增。

目前北部供電幾乎每日拉警報,不僅需要仰賴南電中送、中電北送,甚至需要依靠花蓮和平燃煤電廠的支援來勉強維持供應。造成此困境的主因依序包括核四長期封存、核一、核二陸續除役,以及協和電廠4個燃油機組從2019年開始分兩階段全部除役。

 

「協和電廠改燃氣計畫」原本希望從高排放的燃油發電改為較為環保的燃氣發電,但改用燃氣必須配套天然氣接收站。目前的改建計畫卡關於「第四接收站」的環評審查。若能順利推動,協和電廠的燃氣發電量可達260萬瓩,將有效補足東北電網的供電缺口。

四接環評爭議與供電壓力

協和電廠燃氣改建受阻於環評爭議。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評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基隆港航安、航道安全及液態天然氣的運輸及儲存的風險。台電已邀請多方專家,包括引水人、水工權威及爆炸防護專家,證明該計畫對基隆港航安影響有限,但仍面臨高度輿論壓力。

 

過去,北部的核一、核二、核四、協和電廠及林口電廠均選址於海邊,有山脈作為天然屏障,兼顧環境、安全與地理條件。然而,近年財團卻枉顧北部缺電的現實狀況,卻爭相將電廠設置選址移至南科附近,而引發台灣社會更大爭議。

南電北送與設廠亂象

以九崴電廠與寶椿電廠為例,這些電廠選址於南科附近的大台南地理中心,位於嘉南平原上,一個人口稠密、土地平坦的心臟位置。相比於北部沿海設廠的傳統,這樣的選址不僅與地方發展規劃格格不入,更引發民眾對環境安全與區域負擔的擔憂。這種選址亂象形同「亂譜鴛鴦曲」,其嚴重性甚至遠遠超過四接爭議。

民營電力業由北部財團掌控,依台電的統計,北部地區2023年用電量931億度,供電量750億度,缺口約180億度,民間電力業者對北部電力不足的現狀再清楚不過,卻選擇在電力尚有餘裕的南部設廠,再將南部電力輸往北部。此舉不僅加劇南電北送的壓力,更讓人質疑其背後是否存在「島內殖民經濟」的心態。

輸電瓶頸與資源分配不均

為解決南電北送造成的電力擁塞問題,台電已編列預算,計畫將南北三條主幹線的傳輸容量從1GW或2GW全面提升至3GW,相關計畫與經費也已獲行政院核定。這些投資都是來自人民的納稅錢。

更令人不解的是,部分北部財團在南科周邊選址設廠時,完全忽視地方發展現況與上位規劃(例如南科特定區計畫)。這種做法不僅暴露財團對區域資源的肆意攫取,更顯得荒謬而不負責任。

結語

協和電廠更新計畫與其天然氣接收站的環評爭議突顯出北部供電的長期問題亟需解決,而不是一味依賴南電北送來填補缺口。財團在電廠選址與投資時,應考量區域平衡與全台用電需求,而非以短視心態妄行決策。北部電力瓶頸與在南部新設電廠之間存在著邏輯上的矛盾,唯有審慎規劃,方能真正解決供電問題,促進台灣北、中、南等區域電力供需的均衡發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