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雅文/綜合報導)世界棒球12強賽,中華隊創下佳績,提高全台民眾對於體育賽事的關注外,就連背後強大的後援團隊,包括防護員及醫療團隊等,也備受重視。事實上各大醫療機構紛紛成立運動醫學中心,提供運動員更為全面的健康照護,臺北榮總以復健部與骨科部為首,結合其他部科專業,成立運動員整合復健中心。
圖/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林威廷醫師表示,臨床上遇過一名25歲職籃選手,被隊友肘擊下巴後,開始出現頭痛、頭暈和視線模糊無法對焦等症狀。(擷取自Freepik)
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林威廷醫師表示,臨床上就曾遇過一名25歲職籃選手,在一次練習中被隊友肘擊下巴後,開始出現頭痛、頭暈和視線模糊無法對焦等症狀,而且持續了一個月都未改善,轉至臺北榮總就醫,經過完整的腦震盪症狀評估、心肺測試與前庭平衡功能測試後,才開始接受整合性復健。
林威廷醫師表示,傳統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一般核磁共振,無法顯示出異常,腦震盪的症狀卻能顯著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典型症狀包括頭痛、頭暈、噁心、視力模糊、對光或噪音敏感、注意力集中困難等。這些症狀往往會隨著身體活動強度或腦部使用程度的提高而加重,並可能持續數天至數週,甚至有些患者的症狀可能會持續超過一個月。
這個個案在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接受了七次最新引進的「BERTEC沈浸式平衡訓練」與心肺功能訓練後症狀大幅改善,成功再回到球場上。過程中利用測力板偵測使用者身體重心的位置,並即時呈現在螢幕上反饋給使用者,主要是在協助患者的平衡功能訓練與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凝視和追視訓練,增加眼球穩定性使身體維持平衡能力增加。
林威廷醫師表示,新的治療方法和回場策略已經逐步被納入國際指引中,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療選擇,如今,對於運動員或患者來說,除了休息,積極的復健與漸進式回場訓練也成為重要的治療方向。
圖/臺北榮總最新引進的「BERTEC沈浸式平衡訓練」,幫助腦震盪的球員成功再回到球場上。(記者劉雅文攝)
更多引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