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在各項運動賽事屢獲佳績,大放異彩,民眾關注的不僅是運動員,甚至是背後強大的後援團隊,包括防護員及醫療團隊等等,對於運動醫學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升。各大醫療機構紛紛成立運動醫學中心,提供運動員更為全面的健康照護。臺北榮總以復健部與骨科部為首,結合其他部科專業,成立運動員整合復健中心,致力於提供運動員完整的治療,並積極參與場邊賽事與隨隊支援,如近期剛結束的世界棒球12強賽。
雖然各大醫療機構對於肌肉骨骼傷害有一定的處理能力,但對於腦震盪的理解與處置仍然停留在休息和簡單的症狀治療階段。腦震盪患者需要經過完整的症狀評估,找出可能受影響的結構,像是前庭動眼系統、頸椎與自主神經系統等,進行針對性的復健訓練,並與其他醫療團隊密切合作,協助運動員逐步、安全地回到賽場。
[caption id="attachment_92166" align="alignnone" width="608"] 螢幕上會顯示指導老師設定的項目,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站姿下,利用身體重心的移動來完成訓練/評估的項目(左),目前有8種評估的測試(右上),內建訓練模式示意圖,指導老師會根據使用者情形做個人化的參數調整(右下)。(北榮提供)[/caption]根據研究顯示,腦震盪的年發生率可能高達1.8%,且每人一生中約有25%的機會會發生至少一次腦震盪。對於一般族群而言,車禍或跌倒是造成腦震盪的主要原因,而對軍人而言,爆炸衝擊波則是常見的致傷因素。在運動領域,尤其是足球、橄欖球、籃球與拳擊等碰撞性運動中,腦震盪更是常見的運動傷害。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林威廷醫師表示,腦震盪是指頭部直接受到撞擊,或經由身體其他部位傳遞到腦部,所造成的短暫神經功能性損傷。在某些研究中亦會歸類於輕度創傷性腦外傷(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中。傳統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一般核磁共振,無法顯示出異常,腦震盪的症狀卻能顯著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典型症狀包括頭痛、頭暈、噁心、視力模糊、對光或噪音敏感、注意力集中困難等。這些症狀往往會隨著身體活動強度或腦部使用程度的提高而加重,並可能持續數天至數週。大多數患者會在7至10天內自行恢復,但有些患者的症狀可能會持續超過一個月。
過去,對於腦震盪的治療大多集中於休息和症狀治療,但隨著對腦震盪的認識日益深入,新的治療方法和回場策略已經逐步被納入國際指引中,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療選擇。如今,對於運動員或患者來說,除了休息,積極的復健與漸進式回場訓練也成為重要的治療方向。
25歲職籃選手,在一次練習中被隊友肘擊下巴後,開始出現頭痛、頭暈和視線模糊無法對焦等症狀,症狀持續了一個月都未改善,轉至臺北榮總就醫。經過完整的腦震盪症狀評估、心肺測試與前庭平衡功能測試後,開始接受整合性復健。接受七次最新引進的「BERTEC沈浸式平衡訓練」與心肺功能訓練後症狀大幅改善,成功再回到球場上。
另一名24歲足球選手,經歷腦震盪後,完全停止練球與訓練一週,但仍持續出現頭痛以及無法注視快速移動物體的症狀,且症狀會隨著運動強度的提高而加劇,仍希望能參加五天後的國際友誼賽。經過現場評估症狀後,復健團隊輔以「水牛城腦震盪測試」(Buffalo Concussion Test)取得目標心率,並以此為訓練標的。最後,經由漸進式回場訓練後,成功於五天後出場參賽。
林威廷醫師強調,儘管約⅔的腦震盪患者會在兩週內自行緩解,但對於那些症狀超過四週的患者,應及早轉介至具備整合式照護的醫療單位進行詳細評估與處置。他指出,「腦震盪不是只有休息而已,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多。」透過綜合性的治療與復健訓練,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復,並能更安全地回到工作或運動賽場。
※「BERTEC沈浸式平衡訓練」
適用對象主要針對平衡功能不穩定,可應用於老人、前庭功能障礙患者、內耳疾病造成的暈眩與下肢骨科疾病相關平衡不佳患者、中風、帕金森氏症等平衡不佳的患者。提供不同環境的平衡能力評估和平衡訓練,包含不平穩的地面、視覺干擾與認知挑戰以及重心位移訓練。利用測力板偵測使用者身體重心的位置,並即時呈現在螢幕上反饋給使用者,主要是在協助患者的平衡功能訓練與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凝視和追視訓練,增加眼球穩定性使身體維持平衡能力增加。
※「水牛城腦震盪測試」
腦震盪的患者會產生自律神經系統失調並影響運動耐受度,依照患者狀況決定在跑步機或腳踏車上進行測試,透過漸進式的增加強度,在一邊監測患者心率與症狀下決定出心跳閾值,並以這個心跳閾值作為後續訓練強度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