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馬拉松 爸爸票房 宋正宇

近視、遠視、散光到底差在哪?眼科常見「3大問題」守護孩子視力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4.12.16 10:00


兒童的視力一直是父母關心的問題,該如何判斷孩子的視力是否正常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主任醫師焦永紅、北京市海淀區婦幼保健院眼保健中心主治醫師浦佳寧於《3C時代孩子護眼全攻略》一書中,完整說明近視、遠視、弱視、斜視、散光,讓家長可以初步判斷孩子的眼睛有無問題,同時為孩子打造良好的護眼環境。以下為原書摘文:


斜視:「斜眼、對眼」不好看

斜視俗稱「斜眼」,是指雙眼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目標。常見的有內斜視、外斜視,垂直斜視相對較少,主要因遺傳、支配眼球運動的眼外肌力量不平衡導致。斜視不僅影響孩子的外貌,還會導致視覺功能損傷:因雙眼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目標,致使視物缺乏立體感;雙眼看到的影像互相影響,出現複視、混淆視;有一隻眼睛總是「偷懶」,就會出現弱視。

內斜視與外斜視形成的原因遠視的人容易發生內斜視,這與過度使用調節、集合功能有關。因
為遠視眼的眼軸相對較短,為了讓落在視網膜後的物像在視網膜上成像,就必須使用過多的調節來增加屈光力。而過度的調節常伴隨過度的集合,所以遠視的孩子有時會伴隨內斜視。近視的人在看近處時,眼睛較少使用調節,所以集合功能也會減弱,容易引起外斜視。




許多家長發現孩子有對眼(鬥雞眼、內斜視),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告知沒有內斜視。這種外觀看似內斜視,實際沒有內斜視的情況多是「內眥贅皮」,即上眼瞼眼框內側或外側的皮膚皺摺,它是最常見的假性內斜視。

因為眼內眥部(內眼角)贅皮的遮蓋,致使鼻側鞏膜曝露的比顳側少,再加上孩子的鼻根部較寬,所以外觀上給人一種「對眼」的感覺。如果捏起鼻根部的皮膚,充分曝露鼻側鞏膜,就會發現孩子的「對眼」消失了。此種假性內斜視不需治療。

斜視需要透過醫學檢查進行確診,診斷方法包括:視功能檢查、屈光檢查、眼位和斜視角檢查、眼球運動檢查等,需由專業特檢師或驗光師透過儀器來檢測。確診後,針對引起斜視的原因,透過戴眼鏡或手術矯正偏斜眼位。



弱視:1隻眼睛偷懶了

弱視是指單眼或雙眼的最佳矯正視力低於相應年齡兒童的正常視力,且眼睛沒有其他器質性疾病的症狀。兒童在視覺發育期內,由於單眼斜視、雙眼屈光度相差較大,或者高度的近視、遠視、散光,以及各種其他因素都會造成弱視。

根據矯正視力,弱視分為輕度(0.8~0.6)、中度(0.5~0.2)、重度(低於 0.1)。兒童弱視的治療非常重要,發現越早、治療越及時。在視力發育的關鍵期和敏感期內,及時矯正屈光不正、屈光參差、斜視及去除視覺剝奪因素(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外界物體不能正常在視網膜上成像)是預防弱視發生最有效的辦法。

弱視的治療效果與年齡及注視穩定性有關,3~6歲較佳,8歲後較差。注視穩定性可以理解為打靶,黃斑中心凹反光點對應在靶心處。光線進入眼內,聚焦在斑中心凹反光點,就是中心注視;未聚焦在黃斑中心凹反光點,而在其他部位就是旁中心注視。

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視力或者眼睛的屈光度異常、斜視,或者在檢查室的照明度、視力檢測距離恆定的情況下,孩子觀察視標時出現左右疊加或混淆時,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診。

  • 近視:近視的發生與發展,一般與遺傳及環境因素(戶外運動時間、近距離用眼時間等)關係密切。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都是近視,孩子的近視機率會增加 50%;環境因素,父母不近視,但是孩子很少在白天做戶外活動,近距離用眼太多,或者用眼習慣不良等,都會促發近視,且近視會不斷發展。近視的表現是看遠處不清楚,看近處清楚。近視眼的眼軸會隨近視進展而增長。
  • 遠視:遠視眼的眼軸短,遠處的物體經過眼睛的屈光系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影像無法落在視網膜上,而是成像在視網膜後方,在視網膜上會形成模糊的虛像,因此,遠視的人看遠看近都不清楚。當遠視度數較低時,可以利用調節能力,將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但是頻繁過度調節,會產生明顯的視覺疲勞
  • 散光:散光通常是由於角膜或者晶狀體表面不規則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眼球像籃球一樣圓圓的;散光的情況下,角膜或晶狀體表面會出現彎曲度不一致的情況,導致進入眼內的光線不能匯聚成一個焦點,而是形成不同的焦線,因此視物會有重影現象。小度數的散光,視力可能不受影響;大度數的散光看遠看近都會受影響,還可能造成弱視。

屈光不正:真的看不清楚了




近視先辨真假再治療假性近視是由於近距離用眼過多,使負責調節晶狀體的肌肉——睫狀肌發生痙攣,晶狀體變凸不能迅速恢復而造成的暫時性視力下降,但是24小時之內能恢復。可以透過散瞳驗光來區分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

(本文摘自/3C時代孩子護眼全攻略:眼科醫師教你用眼好習慣,透過趣味遊戲+眼部保健操,找回孩子優視力。/蔚藍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