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記者蘇松濤報導】
疫情過後,世界各產業重拾商機,生活逐漸回歸正軌的人們對生活品質及健康的注重有增無減。除追求高營養價值飲食外,對自然環境和永續發展也更加重視,有鑑於此,符合海洋永續捕撈原則、比起肉類更具營養價值的蛋白質來源 – 海鮮 (海洋生物蛋白質)就成了現代人照顧自己也照顧環境的主流趨勢。長期推廣永續海鮮的挪威海產推廣協會 (Norwegian Seafood Council,NSC)今年與足球巨星哈蘭德(Erling Braut Haaland)簽約,成為Seafood from Norway挪威海鮮在全球市場的合作夥伴,為挪威海鮮的品質發聲。即日起至12月31日,全台家樂福、Mia C’bon的冰鮮挪威鮭魚上都能看到哈蘭德與Seafood from Norway挪威海鮮的認證商標貼紙,鼓勵消費者「吃最好的,成為頂尖」。
在家用餐比例增加並重視優質食材來源
在全球推廣挪威海鮮並持續進行市調的挪威海產推廣協會今天分享了年度 OnePoll 海鮮趨勢報告。報告中顯示疫情影響了全球的飲食習慣,讓更多人選擇在家用餐。而近年通貨膨脹與成本上升所引發的影響,越來越多比例的民眾選擇在家吃飯,取代頻繁的外食。據協會調查,許多國家在家食用鮭魚的消費比例超過70%,此現象也說明現代大眾的用餐場所及飲食習慣改變的主流趨勢。
消費者更加重視海鮮原產地
「疫情後,人們對生活方式選擇的影響更加關注,努力追求更好的健康。對於海鮮來說,了解其產地對品質至關重要,這是我們在全球強調的關鍵訊息:產地決定品質(Origin matters)。」協會東南亞區總監Åshild Nakken表示。
根據協會的調查,81%的台灣消費者認為,清楚標示魚類和海鮮產品的原產地非常重要。同樣對海鮮來源重視的現象也出現在葡萄牙和美國,分別為72%和62%。
而中國零售市場,有86%的中國消費者在選擇海鮮時認明產地來源很重要。針對全球的調查更顯示,36%的消費者願意為清楚標示產地的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Nakken補充道:「這充分凸顯了『Seafood from Norway』原產地商標的重要性,該商標能夠讓消費者對品質充滿信心,並確保購買的海鮮來自挪威寒冷且清澈的水域。」
台灣消費者對海鮮的熱愛十分明顯,77%的台灣人每週至少吃一次海鮮,這在亞洲比例相當高,僅次於日本和越南,且每週吃魚/海鮮的比例高達96%。在購買海鮮的通路選擇上,89%的台灣消費者在意通路是否能提供多樣的海鮮選擇;85%的消費者重視通路是否提供永續來源的海鮮產品。可見台灣消費者對於海鮮生產過程中,是否能維持環境永續以及產地透明度相當度重視。
而亞洲市場的中國和韓國,當地消費者正引領海鮮消費趨勢。中國消費者對進口海鮮充滿好奇心,並積極擁抱電子商務和社群商務等新興購物模式。韓國消費者則更加重視海鮮產品的產地和品質,對冷鏈物流和線上購物平台的信任度也更高。亞洲市場的這些趨勢預示著未來全球海鮮產業的發展方向,為海鮮相關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挪威足球巨星哈蘭德與挪威鮭魚提供更好的選擇
綜觀2024年,海洋產業面臨各種挑戰,但仍持續吸引消費者對健康議題、追求更佳的生活品質及關注地球環境生態的重視。
Z世代中最長的一群已經在今年已邁入具有足夠消費力的27歲,這些新生代消費者的價值觀已受到永續採購、公平貿易以及道德實踐的品牌價值這些觀念的影響,這些觀念也都是協會秉持且不斷耕耘的初衷。藉著這股熱潮,協會與全台擁有317家分店的家樂福量販、超市,擁有25家分店的Mia C’bon攜手合作,讓挪威足球巨星哈蘭德躍上商標貼紙。即日起至年底,全台家樂福和Mia C’bon的冰鮮挪威鮭魚包裝上,都能看到哈蘭德與Seafood from Norway商標。
圖片提供:挪威海產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