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及附近關東地區近期爆發「蘋果病」感染潮,截至12月1日的一週內,東京都通報796名患者,創下1999年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並連續三週超過當地警戒級別。關東地區以埼玉縣、神奈川縣和千葉縣情況較嚴重,栃木、群馬和茨城縣亦有報告個案。
「蘋果病」正式名稱為「傳染性紅斑」,又稱「第五病」,是由B19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患者主要為9歲以下幼童,發病後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燒、咳嗽、疲倦等,並在臉部、四肢出現紅疹,類似蘋果的紅色,因此得名「蘋果病」。紅疹可能略有微癢,通常在7至10天內消失。
這種病毒主要透過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播,潛伏期一般為4至20日。一般酒精消毒液對B19病毒無效,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與患者近距離接觸、在人群密集場所戴口罩、保持個人衛生、勤用肥皂洗手、保持空氣流通等。
雖然「蘋果病」多發生於兒童,成人仍有可能受到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若孕婦感染,病毒可經母體傳給胎兒,嚴重時可能導致胎兒死亡或孕婦流產。此外,病毒亦可能引致免疫力低的患者(如愛滋病及白血病患者)出現嚴重貧血。因此,孕婦及免疫力較弱的人群若出現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
隨著年底日本旅遊旺季來臨,醫師提醒民眾前往日本時應提高警覺,做好個人防護,若出現疑似症狀也要及時就醫,以降低感染風險。台灣疾管署表示會持續密切監測日本疫情,必要時發布旅遊疫情建議,提醒民眾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