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李珠珢 wbcq eko老婆

〈青春自由夢4〉走過驚濤駭浪 為台灣重新站出來

銳傳媒/ 2024.12.07 05:00

〈青春自由夢4〉走過驚濤駭浪 為台灣重新站出來

 

─洪三雄和陳玲玉訪談Q&A 
 
 文 /郝廣才 

Q25.師大學生郭譽孚當時真的在臺大校門口拿刀割腕? 對師生們造成什麼影響? 
 
:郭譽孚是我們同學錢永祥、盧正邦的朋友,是師大的學生。在臺大哲學系事件之前,警總開始進校園抓 人,抓錢永祥、王曉波、周一回這些人。那時候的校長 閻振興不聞不問,所以郭譽孚就跑到臺大校門口割腕自 殺。因為這樣,校長才去把他們保出來。 
 
:那時候三雄已經在當兵,我是大四下學期。當時剛 好我得到肝病,我妹妹幫我去學校申請休學。我記得是 1973 年 2 月 12 日開始抓人,那是一種凌遲。每天都 抓一個人,不是一起抓,寫《臺大法言》跟《快報》的 人都被抓,參加過座談會的王曉波、陳鼓應也都被抓。2 月 17 日晚上, 我妹妹半夜醒來抱著我痛哭,說:「下一個會不會就是姊姊?」2 月 18 日早上十點多,郭譽孚跑到臺大校門口割腕自殺,用血書寫下「救 我的同學錢永祥跟周一回」。因為事關血諫,閻振興才去保學生出來。 

那時候三雄在當兵,他是在軍隊裡被調去六張犁問話,盧正邦他們被 關了七、八天。很久以後有人權平反活動,他們也有去申請國家賠償, 是一個象徵意義。 
 
2018 年,臺灣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出版一本書《尋找一株未命名的 玫瑰-記憶、白色恐怖與酷刑》,收錄「1970 年代台大學運的故事」, 裡頭描述二二八事件之後,臺灣政治犯的受難經歷。比起那些受難、 受囚、被殺害的人,我活得太好了。所以我就問館方,為什麼也把我 們的事件收錄進去?館方回答:「當時你在進行反政府、護人權的活 動時,你只是個大學生。而且,當時造反的人都是地下工作,你是安 排一個講臺,公然討論。」博物館成立當天,我被邀請去演講、現身 說法,因為館方認為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很難得還有一個活著的 人給予第一手資料。 
 
後來陳鼓應老師給我一份資料。主要是在講這件事發生沒多久, 1973 年3月16日,《紐約時報》特別刊登出來,說臺灣有一個學 生到臺大割腕,所以這些被抓的師生才被放出來。可見這個事件 也在國外引起注目。 

[caption id="attachment_90674" align="alignnone" width="585"] 《尋找一株未命名的玫瑰》收錄多篇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人權受害的故事 。[/caption]

Q26.請陳律師敘述一下,錢永祥被釋放後,馬上跑來知會的情形。 
 
:1973 年 2 月 18 日那天,我原本不知道臺大校長 保他們出來。那天下午四點多,我家門鈴響了,開門發 現是錢永祥。他說他被放出來了,但不知道釋放原因是 什麼。他從警總出來的時候,被要求寫十個最好的朋友 名單,才能走。他當時想,寫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被放出去;但不寫, 就一定不可能被放出去。他也想:寫《快報》的就是臺大法言社那四 個人,不寫陳玲玉的話,警總一定不會相信他的話。他也知道我那時 候臥病休學,也想到我是女生,考慮很久以後,他把我寫在第十個。 

他被放出來後也沒回家,而是直接跑來我家,因為他想趕快告訴我情況,也許警總馬上會來抓人。他真的很有義氣。 

[caption id="attachment_90675"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當年陳鼓應競選時的文章〈告中國國民黨宣言〉造成一時轟動, 許多人以為是王曉波所寫,解嚴後才解密實為洪三雄執筆。[/caption]

另外很有義氣的人是王曉波。那時候正好開放中 央民意代表改選,我們就鼓勵陳鼓應老師去競 選國大代表。與其在臺大教堂演講,不如出來選 舉,講給街頭的人聽。洪三雄就跟他說,要先放 棄國民黨籍,因為國民黨不自由、不民主、不民 權,我們就印了很多〈告中國國民黨宣言〉,到 處發。這個傳單不會寫撰寫者是誰,但文章寫得 太好了,大家以為是王曉波寫的。王曉波也沒有 特別講明其實是洪三雄寫的,因為王曉波的媽媽 是二二八事件的受害人,他覺得他們家已經有一 個人被抓了,再加上他的身分比洪三雄好,不去 講明,這樣警總才不會抓洪三雄。解嚴之後,王曉波才向大家說:那篇文章其實是洪三雄寫的。 總之,當年的師生情誼、同學互助,對我們來說 都很珍貴。 
 
從事後諸葛的角度回頭看,如果沒有郭譽孚血 諫,警總就可能會持續一個一個抓。他這樣的舉 動,救了大家。 
 
Q27.請洪董事長描述一下,當時在六張犁軍事基地 被問話時的場景。當時被問了什麼問題? 
 
:基本上就是問為什麼做這些事?並沒有特別的事情。我那時候只被問一天,所以內容真的不太記得。一 天的拘提及詢問,算是我們所有人裡面最短的了。我當 天也是早上四、五點就被叫起來。因為我們工兵指揮部 是隸屬第一軍團,要先送到軍團政戰處那裡,之後再把我送到六張犁,就是現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近。 
 
:我的記憶是:他有被交代不能講細節。 

Q28.請問陳律師一開始當律師的時候,主要是承辦什麼樣的案件? 
 
:基本上都是商務案件,一開始也有做一些訴訟,也 是商務相關。我覺得臺大學運真的是我成長的養分。 《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說「陳玲玉律師二十二歲出道,是個絕對有意見的律師」。這是因為我很早就取得 資格,研究所二年級就考上律師。我那時候是偷偷執業,因為我成績 很好,所以王澤鑑系主任跟韓忠謨院長都沒有禁止我執業。那時候我 辦案就能夠不屈不撓、屢敗屢戰。之所以「絕對有意見」,是因為一 般律師在做案子時,寫法律意見書都先寫法律分析,「甲說……」、「乙 說……」等等,但大概就這樣而已。但我寫完分析之後,一定會補充: 

如果我是貴公司,我認為應該怎麼做。 到現在,面對不公義的事情,我還是會出來說話。從二十二歲那年過 了五十年後,我一點都沒有改變。這樣的個性是臺大教給我的,每一 個臺大老師都很有 guts(膽識)。比如說,我大一印象最深刻的是理哲學課,當時我第一學期期中考拿到最高分。下次考試後,劉福增老 師就叫我幫他改考卷。他帶我走過臺大椰林大道要回他的辦公室時, 他告訴我:「臺大的校舍一棟棟的都蓋,臺大的精神在哪裡?」這些 往事都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明白,人擁有的不只是「物質」,還有 更多「精神」層面。 
 
:他教導我,邏輯就是腦袋要清楚、要理性,要做律 師就是要這樣。我辦案不屈不撓以外,碰到逆境屢敗屢 戰,會找很多證據,鍥而不捨。 
 
:劉福增跟陳鼓應老師都是殷海光嫡系學生。 

[caption id="attachment_90676"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陳律師擔任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合夥人。[/caption]

Q29.請問洪董事長為什麼沒有一起去當律師?有被剝奪考試資格嗎? 
 
:我可以考。我大二要升大三那一年,就考上司法官高考檢定考試。如果大學還沒畢業之前,高考檢定考試就及格,等同你已經大學畢業了。通常是畢業後才參加高考。但我大三就開始搞學生活動。 
 
:因為他開始搞活動,所以他就沒去考律師。 
 
:就沒有太多時間再準備考試。 
 
:後來司法院也改制,再也沒有檢定考試。一定要念完大學四年法律,才能去考律師。 
 
:也因為這樣,有一個很溫馨的故事。高考有典試委 員,就是出題委員。那時兩個很有名的教授張國鍵跟鄭 玉波都對我說,要準備高考可以去他們家,老師會親自 教我。這兩位教授都很有學問,是商事法及民法領域的 權威。雖然他倆願意教我怎麼考試,都對我很好。但我還是沒有時間 去考(笑)。 
 
:後來我們結婚,我也覺得我們兩個有一張律師牌就好了。 
 
:對,也不必了。 
 
:因為考試要花很多時間,一年只錄取十個,很多人 念了也不一定考得上。所以還是有一點運氣。 
 
:也沒有興趣再去念。 
 
:我有些同學念了兩、三年以後,也沒再繼續考了。 因為準備考試很無聊,我一考完試就把所有考試用書丟 掉了。 

Q30.請問洪董事長畢業後,找工作有遇到困難嗎? 一開始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我還沒退伍前,華南銀行請臺大推薦前三名的男性 畢業生,法律系、商學系、經濟系各三個人。法律系辦公室就推薦我去華南銀行。雖然我通過筆試跟口試,但 還是要經過人二室(人事室第二辦公室)核准。 
 
:「人二室」就是管思想的,學校、公司都有。 
 
:他們的運作是這樣:如果你思想有問題,他們就會 有一個資料袋專門記錄你的行蹤,發給你的初中訓導 處、高中訓導處、大學訓導處,畢業後就交到你當兵的 部隊,再來可能就交到你工作的地方……這個資料袋會 一路跟著你,這是現在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所以那個時候,我的資 料袋就傳到華南銀行。他們就阻撓我去上班。 
 
:後來主要是我爸爸用了很多關係, 跟銀行保證洪三雄不是一個思想犯。那時候還沒有金管會。 
 
:進了華南銀行以後,我做了很多事情。那個時候的 銀行不像現在的銀行,有一個窗口就能幫你辦各種不同 業務。那時候分成很多不同的窗口,出納只負責金錢進 出,支票存款、存摺存款、定期存款、匯兌都有各自專 門處理的窗口。我進華銀時,銀行業務隸屬財政部錢幣司。 
 
:那個時候,銀行業務開始要現代化,要改成臨櫃所 有業務都能辦理。以前的櫃檯像當鋪一樣,高到客人都 看不見辦事員,現代化就改低到能與客人平視的高度。 因為我是法律系,所以被派到放款課,現在叫授信。以 前只有處理借款,現在業務很多元,借款、申請信用狀, 保證都可以承辦。我那時候幫忙主編華南銀行的授信業務手冊,介紹 授信服務的種類。後來,掌管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合作 金庫、土地銀行的臺灣省財政廳,也需要我們幫忙編篡這種業務手冊。 
 
我那時候進去是最初階的業務員,後來改叫辦事員。之後,掌管全省 放款作業的總行審查部經理羅際棠,也請我負責業務現代化的工作, 包括怎麼去教育員工。那時候我一個業務員在臺上講課,臺下是經理 在聽課。另外我也協助訂定很多辦法,建立流程。 

Q31.那個時候大部分的學生就是學業第一、打工賺錢,比較 沒有在關心國事。為什麼您會開始參與這些運動呢? 
 
:因為我的父親以前就很關心國事,他是一個資深報 人,辦過幾個報社。他在民國前出生,是一位私塾老師,也是地方的頭人跟意見領袖。臺灣開始有地方縣市自治 選舉時,他就開始參加了,這在以前都叫黨外運動。所 以我都有受到影響。 
 
像那個時候彰化第一次選縣長,有一位選舉人叫石錫勳,有人為他寫過傳記。那個時代的黨外人士不可能選上,所以他選了兩次都沒當選。他是東京帝大(今東京大學)的醫學博士,在彰化開診所。石醫生參加黨外運動後,政府就派了站衛兵駐守在他家門前,結果大家都不敢去他的診所了,可是我爸還是經常帶我去那裡。所以我慢慢就耳濡目染一些黨外的民主意識。 
 
那個時候,臺灣有兩個主要的思想性刊物,一個是《自由中國》,另一個是《文星》。但很不幸的,在我們念書的時候,這兩個雜誌都已經被停刊。所以我們就開始去牯嶺街找,那邊都有。政大也有一個東亞研究所,那裡等於是政府一個智庫,政府也會把有思想的人派去那個地方。 

[caption id="attachment_90678" align="alignnone" width="611"] 洪三雄將《臺大法言》的文章集結成冊,由父親洪宗玉創辦的「新生出版社」發行。但出版兩個月即遭警總查禁,成為禁書。[/caption]

《自由中國》會停刊,是因為文章提出「反攻無望論」,直接提出政 府不可能反攻大陸。我們現在看,也印證他們說的是對的。雷震是發 行人,殷海光是主筆。殷海光是臺灣自由主義的導師,他引進所有自 由主義的思想,專制政府最怕的就是民主思想,《自由中國》這兩個 元素都有。後來雷震被抓去關,殷海光雖然沒有入獄,但過得很淒慘。 政府把殷海光所有的財源都切斷,不讓他教書,解除他在研究機構的 職務,拿不到研究費。他也不能發表言論,住家門口還有警衛。等於 把他逼瘋,他五十歲出頭就過世了。 
 
:我們進臺大的時候,他已經不能上臺教書了。不久 他就過世了。我跟洪三雄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變過。我 們在臺大的時候,就努力宣揚自由、民主、人權這三件 事。現在我們參與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推廣人權,以 殷海光學術基金會推廣自由,以康寧祥的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推廣民 主。洪三雄在這三家基金會擔任董事。 
 
我在高二及大四罹患兩次大病,都被醫生救活。在戒嚴時期,則有很多老師、同學們庇護我。我常常覺得:我在苦難的時代被留下來,一定是因為老天爺要我去做點什麼事?所以洪三雄和我到現在都努力推動各種公益活動,也始終捍衛「爭自由、護民主、養人權」的理念! 

Q32.現在回頭看臺灣民主化過程,有什麼要建議要給現代年輕人? 
 
:民主自由是一個普世的價值,但你得到了以後要做什麼?這才是問題所在。我們做學運是在 1970 年代,1992 年開始到 1996 年總統人民直選,是臺灣政治變 動最大的時候,那時候才開始真正實現臺灣民主化,也開始建立法治,警備總部也退出。 
 
戒嚴共三十八年,但民主化的過程前前後後經歷了五十年。那時有所謂的「戒嚴三寶」,其中一個就是為了戡亂共匪而訂定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它凍結了憲法,憲法沒有用了。所以總統可以無限期連任,那時候一任是做六年,而蔣介石連任了五屆,做了快三十年。 
 
當時中央民意代表有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和國大代表,而以前總統是國大代表間接選舉,不是人民直選。所以我剛剛說,1992 年臺灣才真正開放公民直選,才是真正的民主化。在這之前,這些中央民意代表都不用改選,因為他們是從大陸過來的,代表法統。那時候政府的主張是還要反攻大陸,怎麼可以把他們改掉?所以他們就一直做下去。 
 
:所以我們那時候舉辦「中央民意代表應否全面改選」 辯論會時,就說「人死了,法統跑到哪去了?」現在想 起來,那時候的話講得很難聽(笑)。 

[caption id="attachment_90730" align="alignnone" width="696"] 國會擴職權法案三讀通過,戒嚴年代發動學運的洪三雄、陳玲玉夫婦接受鄭弘儀訪問,痛批當前國會亂象。圖/截自電視畫面。 [/caption]

:對,所以我們那時候就主張要全面改選。現在民主 了,變得自由了,但臺灣面臨的困境是「打著自由反自 由,打著民主反民主」。原因是因為現在有所謂白色執政,大家會相信現有的政治都不好,需要有一個新的力量出來。但我認為這些人沒有中心思想,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後悔之前去支持白色力量。 
 
:我們的立場跟信念一直都一樣。 我現在回頭看,我大學時候講的話跟現在講的話並沒改變。 
 
:現在反而是說,要怎麼去 破除偽自由跟偽民主? 

:我想講的話是一樣的。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 前人用血汗爭取來的。今天在講自由,很重要的一點是: 你不可以侵害別人的權利,不可以假自由之名去行禍害之事。另一個角度來講,政府應該要執行法治,政府自己要有力量。很多人民出來示威、參加遊行、參加活動,都是給政府一個支持的力量。政府也要以法治規範濫用自由、濫用民主的人。 
 
:我自己是寧可相信這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而這段 過程要緊的是怎麼導正過來?如果真的可以導正回來也不花費太多時間,也不要犧牲太多的人力,那麼另外一 個階段就會成功。 
 
:我覺得臺灣有沉默的大多數。我跟洪三雄前陣子去 參加「反對不肖立委在國會擅自擴權」活動後,有主持 人訪問我,並且告訴我觀看我的演講並留言的人數超過 十五萬人,包括國外,因為臺灣人不只互相轉傳,還把 這個影片傳到國外。可見大家都很清楚是非對錯、該怎麼做,臺灣人 只是不講話而已。有時候福禍很難講,一個不好的事情,我們站出來 把它扭轉成為一個正面影響,那也是一個幸運的事。 
 
:所以大家都問為什麼我們都七十幾歲了,還要上臺 講話?是因為我們想讓大家知道自由民主的可貴。而且 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經過五十年,臺灣犧牲了多少 人的生命,犧牲了多少家庭的幸福才換來的。 
 
:五十年的付出換成今天這種狀況之後,竟然不珍惜。 五十年前是打著「反共抗俄,反攻大陸,萬惡共匪」, 今天竟然還去附和共產黨,讓臺灣重新變成另外一個不 民主、不自由的地方。這是不對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 我們要重新站出來。 (完)

本文摘自格林文化出版〈青春自由夢〉一書。

【出版社簡介】

格林文化是台灣第一家結合全球32個國家、335位世界第一流插畫家,出版「高畫質」兒童繪本的專業出版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吉卜林……,國際繪本大獎安徒生大獎得主杜桑凱利、羅伯英潘……等傑出而具影響力的作家和插畫家,都是我們的作、繪者。

格林文化的圖畫書版權銷售世界各地,擁有25種不同語文的版本,包括:美、法、英、加、韓、德、日……等國家。不僅拓展台灣出版事業的版圖,也讓全世界知道台灣是一個有能力創造高品質、精緻文化出版品的地方。

出版充滿豐富美感的兒童繪本、提昇兒童欣賞藝術的能力,並達到叫好又叫座的標準,是格林一直以來努力獲得的最大成就,也是未來持續不斷的原則與目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