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
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聖經上的故事和人物,除了民間耳熟能詳的《最後的晚餐》之外,還有《聖母與聖子》和《受難》等熱門的題材,大多神話情節受到對古典風俗重新產生興趣的啟發,都是當時藝術家經常描繪希臘和羅馬神靈奇蹟中的場景,這股趨勢延續到19世紀,蛻變成聚焦重新發現政治、文化、美學、哲學、國學的改革和俗世之理想主義。迄今,身處現當代的藝術工作者則秉持固有信仰,突破囹圄展示屬於個人風格的美感經驗。
[caption id="attachment_90216" align="alignnone" width="1344"] 菲律賓當代藝術家歐內斯特‧康塞普西翁作品。(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藝評家羅二松說,發展於19世紀中期的英國美學運動,肇因在擺脫工業革命的醜陋和唯物主義,更迭成專注於創造美麗的藝術,而不單是探討更深層意義的「為藝術而藝術」,從業者戮力去創造獨立於其核心或社會、經濟或倫理意義的內在價值。此期「對美的崇拜」的藝術家締造了西方社會傳統中最精緻、優質的藝術品,並在執行過程裡重塑該區域中產階級的家庭世界。
[caption id="attachment_90218" align="alignnone" width="1500"] 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作品《鋼琴滲透》。(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闡述:藝術「本身是有目的的」,後來的評論家將其改寫成「為藝術而藝術」奠定了基礎。換言之,藝術的創造沒有其他理由,只是為了存在,創作者在表現藝術時,並沒有殊異追求或目標。事實上,康德與「為藝術而藝術」這論點毫無關係,其意識形態應該是為了成就藝術的實際創作和信念,僅僅如此,從不考慮藝術的表達如何被外界所接受。
羅二松表示,現代美術啟蒙時期的美學,強調現實主義和情感深度,反映了中世紀藝術重視精神層面的轉變。這階段的畫家摒棄古典而走向戶外寫生,逐一利用層次分明和鮮豔色彩等技巧,來完成充滿感性的作品,從而更廣泛地吸引觀眾,將美的理想重新融合藝術並蔚為風潮;不管是勾勒權貴高官還是庶民人物,藝術家所關切的是呈現視覺姣好和構圖完美的佳作。
[caption id="attachment_90221" align="alignnone" width="1500"] 當代藝術認為美不再是衡量的標準。(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此刻,當代藝術著眼於娛樂、休閒、時尚的主題,強調人文、世俗、個人、感性的主義和卓越觀。作品中體現了人道關懷脈絡:主張個性解放,反對傳統的禁欲主義和美學觀;倡導科技文明,否定僵硬刻板體系,擺脫威權對思想的教條束縛;輝映人權,批駁專制獨裁,統合藝術學理、資訊以及多元的觀點,抱持開放的實驗態度,落實藝術與現今社群的各種互動關係。
[caption id="attachment_90223" align="alignnone" width="1500"] 美國視覺藝術家莎拉•史作品《靜物與風景》。(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羅二松指出,當代藝術認為美不再是衡量的標準,施予以非語法招數表達想像力的手段,這種作法不再依附口頭或書面語言的論述,作品映現具有可塑性涵義的形態、符號和想法。創作者不再純粹只是「為藝術而藝術」,而是在造就特定、可測量、可實現、相關和有時限的旨趣,能夠表彰存在價值及排除所有混沌不明的跡象,轉化為崇高至上的品牌,企求建置社會輿論頌揚的絕佳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