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清華揭開癌細胞愛吃糖秘密 破解困擾科學界近百年謎團

台灣好新聞/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12.03 10:39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新聞圖片


癌細胞為何愛吃糖?百年來始終缺乏完整解釋,清華大學生技所副教授林愷悌、生資所副教授鄭惠春聯手解密癌細胞為何能快速生長的分子機制。研究發現,癌細胞會釋放硫化氫氣體,改變細胞內重要蛋白質的結構,讓癌細胞能大量吃進糖分,加速腫瘤生長。這項研究成果最近登上了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這項突破來自清華兩位研究者的跨領域合作。林愷悌專研癌症細胞生物學,鄭惠春則專精蛋白質結構分析,兩人念大學時就是清華生科系同班同學,回到母校任教後仍經常一起討論研究,結合兩人的專長,終於找到截斷癌細胞增生的方法。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實驗,發現癌細胞釋出的硫化氫氣體是影響癌細胞快速生長關鍵。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實驗,發現癌細胞釋出的硫化氫氣體是影響癌細胞快速生長關鍵。

德國科學家瓦爾堡百年前即發現了癌細胞特有的呼吸方式。正常細胞會利用氧氣進行有氧呼吸並產生能量;但癌細胞即使在有充足的氧氣的環境下,仍傾向以分解糖分為主要的新陳代謝方式,並從糖解作用中合成腫瘤快速生長所需的DNA、RNA及蛋白質。這項發現以他之名命名為「瓦氏效應」,並為瓦爾堡贏得了諾貝爾獎桂冠。

林愷悌指出,在缺氧的腫瘤環境中,癌細胞會分泌出硫化氫,對四聚體蛋白質丙酮酸激酶(PKM2)發出訊號,讓它分解成分子較小的雙聚體或單聚體,改變其活性,促使癌細胞攝取更多的葡萄糖來進行糖解作用、合成DNA,並迅速增生。

鄭惠春補充,就像物流系統需要條碼才能將貨物送往目的地,硫化氫也會在蛋白質丙酮酸激酶的特定位置上進行標記,改變它的結構和活性。「只要改變物流條碼,就能改變癌細胞的糖代謝路徑。」鄭惠春說。

研究團隊進一步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阻止硫化氫在丙酮酸激酶的特定位置做記號,讓丙酮酸激酶維持原來較大分子的四聚體結構,就能引導癌細胞恢復有氧呼吸;不准它再靠吃糖來吸收養分,腫瘤就無法長大。

林愷悌表示,團隊也用新發現的方法,在小鼠體內進行實驗,乳癌腫瘤生長果然受到抑制。「這套新的抗癌策略如果進一步發展為藥物,就能應用於癌症的治療,造福無數病患。」林愷悌說。

這項研究除了林愷悌及鄭惠春,還有兩位清華女科學家加入——生科系特聘教授王雯靜提供關鍵蛋白質材料,分生所教授王慧菁協助顯微鏡分析,促成關鍵突破,為癌症治療開啟新的研究方向。

更多新聞推薦

「打詐儀錶板」專網上線 劉世芳:直擊詐欺犯罪手法與趨勢,提升全民防詐意識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