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簡單、理性也感性處理的事,碰到政治的思維和算計,加上民萃在其間的煽風點火,解決問題的藥方被渗了水,暫時好似止了痛,卻埋下更多的不公不義。
針對波波醫師學歷認定及實習名額引發的爭議,衛福部日前修正《醫師法施行細則》,規定國外學歷不予採認的項目從原先九大類,擴增為十一大類,被外界喻為「關門條款」,讓海外學醫者更難在台執醫。
衛福部這項關門條款實在是吃教育部的豆腐,怎麼說?國外大學學歷認定本來就是教育部的職責,而且早有統一的規範,因此,前段的學歷是否符合真實和品質的認定完全是教育部的事;妥適的做法應該是因為醫師有它必要的專業和素質考量,衛福部所以提供一些額外的審核條件供教育部認定的參考。
哇,這樣會使醫師的水準下降嗎?品質的關鍵在於醫師的資格考試是否專業、嚴謹和公平。國外醫學院畢業生取得的教育部的學歷認定,只是證明其有政府承認的大學學士、碩士或博士資格,就好像法學院或商學院畢業生取得學位證明,但不表示他有律師或會計師資格。
在台灣的醫師資格,需要經過國家考試通過。報名考試分兩個階段,一是經過符合時數的實習,二是如此加上學歷證明才能参加國考。
爭議已久,差異在那?
波波醫師的爭議源於2008至2010年,當時教育部承認9大醫療先進地區的學歷,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玻、香港、南非、澳洲、紐西蘭及「歐洲」地區,而歐洲是指歐盟當中的國家。波蘭等東歐國家因此被納入,進而首先產生了學歷認證是否過寬的問題。這一部份回前所述應由教育部主導,不能亂套。
其次,波波醫師的爭議也在醫師養成過程,包括:養成教育:波蘭醫學生沒有完整實習,僅有見習,而且見習只有二千小時,遠不及國內實習八千個小時;何況見習只能看、不能動手做,所以,在專業席上又產生了品質認定的差距。這可是福衛部應善盡的公平和品質把關職責。
身份認定,證照分離
聚焦醫師考照涉及的考試和證照,綜合而言核心在於真實性、專業度和公平性,任何單項都不能出現差異,否則爭議難解。根據2022年通過的《醫師法修正案》,對於取得國外學歷者,應先通過教育部的學歷甄試才能報考國考。其實,政府已有符合程序和標準的審核做法。
考試的生命在於公平、公開和公正,而專業型的職業證照更應加上專業度和真實性。正在國內掀起尖銳爭議的「波波醫師」,大家應該冷靜地回歸正題,理性地找出解方,而非情緒性地對峙,甚而莫名地進行獵巫。
依據上述醫師法修正案,在國外取得的學歷真實性如果經教育部確認為真,相關的實習等專業性如果又與國內生無差別性待遇,當然應予他們同樣的報考醫師證照的機會。此一權利不能被剝奪。
也就是說,如果是教育部認定的國外大學的醫學院畢業生,回到台灣後,同樣依照衛福部的規定實習,要求的標準也跟國內醫學院學生一樣,實習完才能報考醫師國考。大家對於通過上述公開、公平和公正程序的醫師當然不能差別看待。
情緒反應,旨在解題
波波醫師掀起爭議的高峰在於,PTT網友發文分享「波波醫生通報系統」,其中的波波醫師一覽表清楚標示在各大醫療院所,包括台中榮總、中山附醫以及台中醫院等,科別則有小兒科、婦產科、整形外科、家醫科、精神科和麻醉科等,而且有人居然「還在學中」。
貼文曝光後,瞬間引起社群網友熱議:「靠X!在學中也找得到喔」、「在學中還很多,看來有很多人想階級複製」、「大醫院竟然也超級多的」、「好扯,台灣的醫療精英要被波波玩爛了」、「波波家庭背景雄厚,小心低調」、「我待的醫院醫師有上榜,難怪醫院不敢秀學歷,只敢秀經歷」。
國際牙醫聯盟回嗆,本土小牙醫抹黑國際牙醫,為自身利益傷害偏鄉民眾權益,依法出國留學並依醫師考證程序取得醫師證照,何來不公?
必要思考,偏鄉需求
波波醫師爭議延燒,本土小牙醫聯盟認為衛福部偏鄉計畫有條件開放海外牙醫赴偏鄉執業,等於是為波波牙醫開後門。牙醫出身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呼籲,雙方應理性溝通討論,政府也要針對民眾對偏鄉計畫的誤解說明清楚,可說是政府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
陳時中說,台灣仍有許多無醫鄉,連一家牙醫診所、一位牙醫師都沒有,偏鄉計畫立意良善,如何讓偏鄉民眾得到適當、好的醫療,是政府要設法的事。
公民社會的可貴在於有問題就針對差異找符合公平、公開和公正的解方,而不是凡事民粹導向、情緒當道,旁觀者尤其不能獵巫,使得爭議變形複雜化,也只會又無端激起族群的對立。
總而言之,「波波醫生案」的妥善解方,不必在各大社群公布名單,加以獵巫;或放大一些醫療糾紛案例,加以污名。衛福部應主動站出來說明相關政策目的和構想,邀請各方理性對話,共同找出顧及相關當事人權利和偏鄉妥適醫療需求的合法、合理及合情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