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美雅/台中 報導】為共同研討大學治理所面臨之挑戰,並對台灣高等教育依據豐厚經驗提出展望,私立大學校院校長於11 月 5 日於靜宜大學舉辦「2024 私立大學校院校長會議」,考選部劉孟奇部長、教育部葉丙成政務次長、高等教育司廖高賢司長親臨致詞與聆聽意見,逾 20 所大學校院校長親自出席,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名譽理事長唐彥博校長、私立學校文教協會王育文理事長等列席,並由私校協進會常務理事、靜宜大學林思伶校長致歡迎詞。
考選部長劉孟奇透過「教考協力、育才適所」專題演說,探討各校合作策略等內容。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開幕中指出,少子化的台灣,不僅是私立大學, 整個高教體系都面臨艱鉅挑戰,私大必須更靈活與開放;尤其減免學雜費政策, 已縮短公、私立大學的差距,而針對弱勢生的補助愈形重要。
葉丙成次長表示,新政府上任後,重要政策之一就是招收外籍學生,私大在國際生招募的積極程度更甚於國立大學;但過去在乎的是「收進來」,現在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願意留下來,成為台灣未來的一份子。次長強調,教育最重要是教育的品質,尤其私大需整體維繫品牌、互相協助,透過相關機制以建立最好的台灣高教品牌及教學品質。
私校協進會理事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表示,透過此次會議凝聚各私校的共識,也讓中央瞭解不同學校的辦學目標及各領域貢獻,有助高教經費、學費等議題的溝通。會議所達成的共識,將於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提供意見。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表示,今年私立大學校院校長會議的主軸是提供平台,讓私大校長各自分享學校的特色;希望招收學生的興趣能與就讀系所相符合,透過與會專家學者的演講和討論,亦能精確掌握策略,尤其在高教紅海時代,各校都能朝永續經營邁進。
今年會議由劉維琪、陳清河、劉怡均、王葳、廖慶榮以及古源光等 6 位校長主持及引言,首先以建立私校發展特色為題,再以對於我國高教政策影響為核心, 分別提出面對少子化問題的應對之策。
本次會議對私立大學校院基於大學自治與自主而發展各自辦學特色,以提升各私立大學校院之競爭力提出報告與分享。由於政府對大學管制增加包括師資、課程、財務等面向之管制,未必足以調適私校之特色競爭力,乃於會議討論達成共識如下:
一、為能靈活發展各私立大學校院特色,在「教」的面向上,期待能有更充分之彈性,以靈活發展各校不同特色:
1. 由於私立教師職缺不穩定,因此採專案教師聘任對雙方都有利。就此,關於專案教師比例之調整,相關比例可研議再放寬:只要與專任教師(薪資)待遇一致,建議放寬或調整專案教師 8%上限之比例。
2. 關於教師延長服務人數不得超過該校專任教師總額百分之三之規定,希望能在特定領域放寬相關限制。
3. 新創課程往往難以聘請專家擔任專任教師,因此建議必修課程之專任教師要求能更富彈性。
二、由於公立大學之招生總量佔總生源數之百分比節節升高,少子化對私立大學衝擊尤其嚴重,在「學」的面向上,期待能依據各校所發展之特色,更靈活地使學生學習:
1. 在國際招生政策上,建議提升私立大學招收外籍生的彈性,如非重點領域亦可增加名額,並鼓勵私立大學拓展海外發展,如設立海外分校、開設海外線上課程,以及開放與大陸的交流與合作等。
2. 鼓勵來自公部門經費資源豐富之公立大學校院在申請入學校系分則之選才標準能對應提升,以符合資源分配效能。
3. 關於開課、學程之各類規範能適度鬆綁以符合特色發展,包括加速各學程之設立審查、系所於申請更名時,其專長領域應與原專長具有一定程度關聯性, 建議評估加快相關審查時程;以及關於停招系所申請通過後,如學校能對於將退場系所之學生為適當權益之照顧,且不影響新學年度報考學生權益時, 能再予考量提前停招之時程。
4. 其他能使課程更具彈性之措施包括建議將延長就學年限的上限,由現行的 2 年增加至 4 年,以提高學生完成學業的彈性、開設微課程、將輔系學分納入畢業總學分內以減輕學生負擔等。
三、為能追求更富養優質而廣納式之高教制度,在「財」的面向上,期待能更平權而開放:
1. 就私立學校法之修法,於私校法第 62 條之修正,私校協進會將會持續向立法院各黨團,包括執政黨黨團進行溝通,並懇請教育部持續協助與黨團溝通。另就同法私校法第 46 條規定私校之當年收入有賸餘款者,應保留於該校基金運用之規定,事實上不利私校之長遠發展。基此,敦請教育部能研議修法, 使私立大學賸餘款投資可較國立大學校務基金放寬,以期公平對待公、私立大學校院學生,讓私校學生得以同等受益。
2. 學雜費涉及政治因素,應由政府承擔責任,相關調整之機制建議政府尊重大學自主空間,常態性反應高教所需資源,如恢復過去統一由教育部訂定之方式等,以維持大學間公平競爭,以期有效發展各校特色。(照片記者廖美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