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多間銀行陸續公告明年起信用卡權益變動,預估影響卡友數高達376萬。其中,第一銀行流通卡數153萬張最多,為受影響最大宗。
兆豐銀行宣布,明年起,個人商旅卡市區停車紅利點數由每小時200點調高至300點,個人商旅卡Basic與美福聯名卡(無限卡/御璽卡)則由每小時300點調整為400點。高鐵購票優惠方面,標準車廂紅利點數平、假日原折扣為30%、20%,明年起統一改為抵扣票價15%。
第一銀行公告,主要卡別享有市區停車優惠所需月刷卡金額門檻,將由1.2萬元提高到2萬元。此外,明年起排除一般消費現金回饋,新增TikTok平台交易、一般消費之取消交易、退貨、指定卡片部分歐洲地區實體商店消費等。
合作金庫銀行則調整VISA御璽商旅卡(包含樂活卡、活力御璽卡與御璽商旅卡)優惠,自明年1月1日起,國外一般消費金額回饋將由現行2%無上限調降為1.5%無上限。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也公告,明年起信用卡道路救援服務僅提供予世界商務卡適用(卡號前6碼為514738)。原牙醫師認同卡、商務御璽卡(含簡單卡) 、御璽卡、商務鈦金卡(含小小兵卡)、極緻卡、晶緻卡、白金卡及商務白金卡、金卡、普卡最後可使用本服務日期至2024年12月31日止。
除了信用卡權益調整外,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報告」,去年零售業消費者使用信用卡及行動支付的占比呈現微幅成長,顯示國人消費習慣逐漸轉向「無現金」。
報告指出,2023年零售業銷售金額中,以信用卡消費占比36.9%居冠,現金占23.9%居次。與2022年相比,行動支付增加1.9個百分點最多,信用卡增加0.9個百分點次之,連帶影響現金占比較2022年減少2.6個百分點。
在民眾普遍消費的百貨公司、量販店、超級市場及便利商店等「綜合商品零售業」,信用卡占38.8%最高,現金占34.7%次之,合計占73.5%。主因是業者提供多元行動支付選擇,結合會員生態圈累積點數及專屬活動,提高消費者使用意願。
而在包含網購的「非店面零售業」,有6成消費者採取信用卡支付、行動支付占比近1成,使用現金付款比率不到9%,顯示網購已經被「無現金風潮」取代現金交易。
在餐飲業方面,今年5月調查發現提供的數位服務以「開立電子發票」占8成最高,「POS系統」占77.7%居次,「信用卡(或儲值卡)支付」占72.6%居第3。值得注意的是,與2023年5月相比,「導入手機或平板點餐系統」增加9.0個百分點最多,「開立電子發票」增6.3個百分點居次。
統計處表示,餐飲業加速導入手機或平板點餐系統,主要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並提升出餐速度。開立電子發票則是受到節能減碳影響,政府以租稅優惠及增加雲端發票專屬獎項等誘因,鼓勵業者及消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