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東衝突可能重塑全球政治秩序。但最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的是該地區兩個主導力量: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間的戰鬥。儘管這種競爭一度被主要視為遜尼派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人和什葉派波斯伊朗人之間的種族和宗派衝突,但今天的關鍵分界線是意識形態。衝突的焦點在於各自的戰略願景—沙烏地阿拉伯的2030年願景和伊朗的1979年願景。卡里姆·薩賈普爾Karim Sadjadpour發表在最新一期《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的<新的中東之戰>( The New Battle for the Middle East)分析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的願景衝突(Saudi Arabia and Iran’s Clash of Visions)。
歷史上的對手,有著不可調和的目標
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都是專制的能源巨頭,共同控制著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石油儲量和五分之一的天然氣儲量。然而,他們是由截然不同的人領導的,他們的計劃也截然不同。沙烏地阿拉伯事實上的領導人、39 歲的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BS)希望迅速實現這個長期以來信奉伊斯蘭教正統觀念的國家現代化,並擺脫對化石燃料生產的依賴。他制定了 2030 年願景來實現這些目標。伊朗長期領導人、85 歲的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仍然致力於伊朗伊斯蘭革命的意識形態原則。哈梅內伊並沒有將他的計劃稱為「1979 年願景」。
這兩個國家是歷史上的對手,有著不可調和的目標。 2030年願景訴諸民族願望,而1979年願景則訴諸民族不滿。 2030年願景尋求與美國建立安全聯盟並與以色列正常化; 1979年願景的前提是抵制前者並根除後者。 2030 年願景由社會自由化所推動; 1979 年願景的基礎是社會鎮壓。
最大的挑戰不在於相互對抗,而在於解決內部鬥爭
儘管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互不信任,但它們不太可能直接相互對抗。德黑蘭和利雅德達成了 2023 年關係正常化協議,緩解了雙邊緊張局勢。因此,他們最大的挑戰不在於相互對抗,而在於解決內部鬥爭。在這裡,兩者都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這個國家類似後期的蘇聯,在經濟和意識形態上都已經破產,依靠殘暴生存。然而,在其邊界之外,德黑蘭在其現代歷史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伊朗支持的代理人和民兵控制著四個失敗的阿拉伯國家——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和葉門——以及加薩。德黑蘭也對許多全球安全議題產生巨大影響,包括核擴散、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網路安全、假訊息活動和能源武器化。
2030 年願景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的努力
沙烏地阿拉伯的困境就沒那麼明顯。目前,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似乎因取消社會限制和國家強勁的經濟而獲得廣泛支持。然而,2030 年願景的成功將始終取決於其大型專案的經濟可行性,並將受到公眾過高期望、石油價格波動、腐敗和鎮壓的挑戰。它還將受到心懷不滿的反動勢力的考驗。該國仍然有大量極度保守的伊斯蘭主義者,他們對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選擇不滿意,他們可能會給他的政府帶來重大問題。因此,2030 年願景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的努力。
目前尚不清楚這兩個國家是否會成功地維持其願景。顯而易見的是,這兩種願景的命運——一種是由變革驅動的,另一種是由阻力定義的——所產生的後果將遠遠超出任何一個國家。這些願景不僅將決定中東是否變得更加繁榮和穩定,也將決定整個世界是否變得更加繁榮和穩定。
用來敗壞我們青春的所有東西都是來自西方的禮物
沙烏地官員喜歡講述他們的國家和伊朗的故事。 1960 年代末,伊朗現代化統治者沙阿·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 (Shah Mohammed Reza Pahlavi) 寫信給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費薩爾。國王寫道,費薩爾必須讓沙烏地阿拉伯自由化。否則,他可能會被推翻。
國王堅決不同意。費薩爾在回應中表示,巴列維——有著世俗的、更歐洲化的社會願景——實際上面臨被廢黜的風險。 「陛下,請容許我提醒您,您不是法國國王,」他回信說,並補充說:「您的人口 90% 是穆斯林。請不要忘記這一點。
事實證明國王是對的。在伊朗 1979 年的革命中,抗議者廢黜了巴列維,將該國從與美國結盟的君主制國家轉變為反美神權國家。儘管有多種力量聯合反對國王,但革命領袖、76 歲的阿亞圖拉魯霍拉·霍梅尼認為,西方政治和文化影響對伊朗和伊斯蘭文明構成了生存威脅。 「他們用來敗壞我們青春的所有東西都是來自西方的禮物,」這位神職人員說。 “他們的計劃是想出辦法來扭曲我們的男人和女人,腐蝕他們,從而阻止他們的人類發展。”十年後霍梅尼去世,但他的繼任者哈梅內伊保持了他的願景。
擴大道德警察隊伍,關閉電影院,嚴格的性別隔離
碰巧的是,1979 年對沙烏地阿拉伯來說也是關鍵的一年。伊斯蘭激進分子認為沙烏地王室已經偏離了真正的伊斯蘭教道路,他們佔領了麥加的大清真寺,導致沙烏地王室陷入了生存危機。由於擔心自己會遭受與國王相同的命運,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放棄了現代化努力,並將大量資源轉向國內外的反動勢力。該國賦予原教旨主義神職人員對教育和司法部門的控制權,擴大道德警察隊伍,關閉電影院,並在學校和公共場所實行嚴格的性別隔離。在輸出這些政策的過程中,沙烏地阿拉伯花費了數百億美元來資助數千座清真寺以及成為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前身的聖戰組織,部分原因是美國鼓勵反擊蘇聯入侵阿富汗。
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由截然不同的人領導,有著截然不同的計畫。
這些政策持續了20年。但2001 年針對美國的911 攻擊(19 名劫機者中有 15 名是沙烏地阿拉伯公民)以及 2003 年利雅德基地組織致命爆炸事件迫使我們調整方向。兩次襲擊都暴露了一個嚴酷的現實:曾經被視為一種資產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已演變成對王國穩定的深刻威脅。因此,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試圖停止對外部激進主義的財政支持,並進行代價高昂的國內反激進主義運動。 「我們試圖將每個被拘留者從一個求死的年輕人轉變為一個求生的年輕人,」當時擔任沙烏地阿拉伯反恐戰略關鍵設計師之一的穆罕默德·本·納耶夫親王在 2007 年表示。
放棄伊斯蘭限制、實現石油多元化並建立國家認同
但直到十多年後,當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開始掌權時,沙烏地阿拉伯才開始了更廣泛的國際轉型。身為薩勒曼國王所生的十幾個孩子之一,MBS 看到沙烏地阿拉伯領導層日漸老化,過度依賴石油,並與年輕的社會脫節。他擔心他的國家正在落後於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兩個國家正在努力成為在商業、娛樂、體育和媒體領域具有巨大影響力的交通和貿易中心。作為回應,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讓沙烏地阿拉伯啟動了自己的議程“2030 年願景”,旨在開放國家經濟、放棄伊斯蘭限制、實現石油多元化並建立國家認同。
該願景的基礎文件圍繞著三個主題——「充滿活力的社會、繁榮的經濟和雄心勃勃的國家」——並帶來了真正的政策轉變。從2018年開始,沙烏地阿拉伯女性獲得了無需男性監護人許可即可駕車和旅行的權利。她們在該國勞動力中的比例顯著增加,包括擔任高階政府職位。政府開始投資數百億美元用於資料中心計劃、人工智慧和其他類型的技術。它透過一級方程式賽車、摔跤錦標賽以及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等足球明星的招募,極大地促進了年輕人的娛樂活動——近三分之二的沙特人年齡在 30 歲以下。推出了新的旅遊規則,以鼓勵外國遊客探索該國並帶來收入。
到目前為止,這些努力的結果好壞參半。過去幾年,沙烏地阿拉伯一直是世界上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非石油產業成長顯著。然而,成長數據仍然常常與石油價格掛鉤。同樣,沙烏地阿拉伯投資部估計,從 2017 年到 2023 年,外國直接投資增加了 150% 以上。
兩個人,兩種願景
1979年願景和2030年願景反映了哈梅內伊和MBS的個性。這兩個人可以說是當今中東最有權勢的人,但他們的願景和領導風格截然不同——前者是基於歷史恩怨,後者是基於現代野心。這些差異在他們彼此之間的敵意中表現得很明顯。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稱哈梅內伊為“中東的新希特勒”,而哈梅內伊則嘲笑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是“罪犯”,其“經驗不足”將導致沙烏地阿拉伯的垮台。
兩者都有獨特的背景故事。哈梅內伊出生於一個富裕的教士家庭,在什葉派神學院接受教育,並以革命煽動者的身份度過了他的成長歲月(其中有幾位是政治犯)。如果伊朗革命從未發生,他將注定過著卑微神職人員的生活。相反,他一躍掌權,於 1981 年成為伊朗總統,並於 1989 年成為最高領導人。儘管存在著廣泛的民眾不滿和近乎永久的外部危機,哈梅內伊並沒有偏離他的導師霍梅尼的革命理想。伊朗1979年願景的意識形態支柱依然如故:哈梅內伊的支持者經常高呼“美國去死,以色列去死”,以及強制婦女戴面紗,霍梅尼曾將其稱為“伊斯蘭革命的旗幟” 。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MBS 出生時擁有巨額財富,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的兒子。儘管MBS誕生於1979年後,但他表示,那一年催生的激進主義「劫持」了伊斯蘭教作為一種宗教。他渴望他的人民實現現代化,而不是殉難。他曾宣稱:“我們不會將生命中的 30 年浪費在極端主義思想上。” 「我們今天就會消滅他們。」這種果斷有時會導致嚴重的誤判,包括 2018 年記者賈邁勒·卡舒吉 (Jamal Khashoggi) 的殘酷謀殺事件和也門毀滅性的戰爭。然而,王儲仍然保留了沙烏地阿拉伯年輕社會大部分人的信心以及「2030 年願景」的勢頭。
35 年的禁令後,沙國 2018 年重新開放電影院
沙烏地願景與伊朗願景之間最重要的差異之一與社會自由有關。伊朗人長期以來一直瞧不起他們的海灣阿拉伯鄰國。霍梅尼曾將沙烏地王室稱為“利雅得駱駝牧民和內志野蠻人的追隨者,人類大家庭中最臭名昭著、最野蠻的成員”,他在遺囑中譴責了他們。無論伊朗政權多麼反動,伊朗人可能會因為擁有比沙烏地阿拉伯人更多的社會自由而感到一些安慰。但現在情況已不再如此。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家定期在沙烏地阿拉伯演出,其中包括其音樂在祖國被禁止的伊朗頂級歌手。數以千萬計的伊朗人從伊朗國際頻道獲取新聞,這是一個沙烏地阿拉伯支持的波斯語衛星新聞頻道。經過 35 年的禁令後,沙烏地阿拉伯於 2018 年重新開放電影院。該國接待的遊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而伊朗則加倍加大劫持外國人(通常是伊朗雙重國籍)作為人質的做法。
在女性待遇方面,這兩個計劃之間的差異尤其明顯。儘管一度遠離公共生活的沙烏地阿拉伯婦女在平等指數方面繼續落後,但她們在本·薩勒曼領導下取得的進步是真實而重大的。伊朗女性比男性女性受過更好的教育,並且常常晉升到職業的頂峰。然而,他們是當今世界上少數幾個比他們的祖母在五十年前、即伊斯蘭革命之前面臨更多限制的人之一。這種不平衡在伊朗2022年至2023年的「婦女、生命、自由」抗議活動期間爆發,這場抗議活動是由22歲婦女馬赫薩·阿米尼(Mahsa Amini)在警方拘留期間死亡引發的。她因涉嫌戴頭巾不當而被捕。
利雅德4,500 億美元的外匯,為德黑蘭20 倍
然而,2030 年願景和 1979 年願景之間最顯著的差異在於對各州經濟的影響。沙烏地阿拉伯利用其能源生產來推動其戰略願景。因此,從幾乎所有指標來看,沙烏地人都比伊朗人富裕得多。儘管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口還不到伊朗的一半,但國內生產毛額卻是伊朗的兩倍多。伊朗的年通貨膨脹率一直位居世界最高之列,沙烏地阿拉伯的年通貨膨脹率約為百分之二。利雅德擁有超過 4,500 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約為德黑蘭外匯存底的 20 倍。
伊朗經濟表現糟糕的原因有很多。但它們都與 1979 年願景有關。 1978 年,革命前一年,伊朗每天生產近 600 萬桶石油,其中約 500 萬桶用於出口。自革命以來,伊朗的平均產量和出口量還不到這些數量的一半。儘管伊朗擁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氣儲量,但僅次於俄羅斯,並未躋身全球前15名出口國。德黑蘭試圖利用其現有的能源資源作為武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伊朗官員多次提醒能源匱乏的歐洲“冬天即將來臨”,試圖威脅歐洲大陸領導人接受德黑蘭的核要求。
伊朗最大的悲劇是人力資源的浪費
然而,1979 年願景對伊朗來說最大的悲劇並不是其自然資源的浪費,而是其人力資源的浪費。 2014 年,伊朗科技部長聲稱,該國每年的人才外流(估計每年有 15 萬人離開)每年給經濟造成的損失高達 1500 億美元,是 2023 年以來石油收入的四倍多。名沙特學生完成學業後回國。 1979 年願景經常將本國受過教育的人才視為威脅,但 2030 年願景則將他們視為資產。
沙烏地阿拉伯在雄心勃勃的經濟現代化計劃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例如引入智慧城市。其中包括 Neom 項目,該項目的重點是在沙漠中創建一個大型城市地區,可以將沙烏地阿拉伯轉變為全球技術中心並推動經濟多元化。儘管兩國政府都建立了強大的監視國家,但德黑蘭的技術創新和投資主要用於鎮壓其人民、武裝其代理人和攻擊其敵人。
沙國「2030 年願景」優於伊朗的「1979 年願景」
在促進經濟福祉和公民滿意度方面,沙烏地阿拉伯的「2030 年願景」明顯優於伊朗的「1979 年願景」。但當談到國際影響力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中東地區的權力真空和長期不穩定對 2030 年願景構成威脅,但同時也有利於 1979 年願景。
這種差異是有道理的。 2030 年願景取決於建設,而 1979 年願景則滿足於破壞。黎巴嫩內戰、伊拉克戰爭、2011年「阿拉伯之春」等造成的權力真空和不穩定,都助長了伊朗的野心,而伊朗的影響力又加深了阿拉伯世界的無序與混亂。儘管民調顯示,沙烏地阿拉伯在阿拉伯世界(包括伊朗影響力最大的國家)比伊朗享有更多民眾支持,但利雅德利用硬實力、軟實力或金融拉攏來對抗德黑蘭的野心——基本上都失敗了。
伊朗利用伊斯蘭激進主義作為資產
過去二十年來,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在中東最嚴重的衝突中一直處於對立雙方。兩人都支持伊拉克、敘利亞和葉門以及黎巴嫩和巴勒斯坦領土的敵對組織。在這些領域,伊朗支持的硬實力都佔了上風。沙烏地阿拉伯基本上選擇退出或被擊敗。這些失敗中最恥辱的是在也門。 2015年至2019年間,利雅德花費了超過2,000億美元進行軍事干預,以對抗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奪取權力。這次幹預導致數萬名平民死亡。但它未能削弱該組織。今天,胡塞武裝的口號是要消滅美國和以色列,他們不僅繼續掌握權力,而且還成為全球經濟的瓶頸,透過騷擾紅海船隻(表面上是為了抗議以色列在加薩的戰爭,轉移了估計2000 億美元的貿易) )。
作為中東唯一的神權國家,伊朗利用伊斯蘭激進主義作為資產。幾乎所有什葉派激進分子,從黎巴嫩到巴基斯坦,都願意為伊朗而戰。同時,大多數遜尼派激進分子,包括基地組織和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也稱為伊斯蘭國,儘管有遜尼派血統,但仍尋求推翻沙烏地阿拉伯政府。事實上,德黑蘭已經證明願意並且能夠與同樣反對以色列和美國的遜尼派激進組織合作。蓋達組織現任頭目賽義夫·阿德爾二十年來主要居住在伊朗。
以色列是兩國之間最大的國際爭議點之一。 2030 年願景對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持開放態度,而 1979 年願景則反對以色列的存在。伊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明確讚揚哈馬斯於2023 年10 月7 日入侵以色列的國家。預算提供了資金,因此美國官員稱德黑蘭「基本上是同謀」。這次攻擊成功地推遲了,甚至可能破壞了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的正常化協議。
最大作用的外部國家是美國和中國
在決定這兩個願景的命運方面可能發揮最大作用的外部國家是美國和中國。 2030 年願景需要華盛頓作為盟友,但 1979 年願景則希望華盛頓作為對手。 2030年願景取決於美國的安全支持,而1979年願景則離不開中國的經濟支持。據估計,伊朗90%的石油出口都運往中國。
鑑於伊朗在經濟和戰略上對中國的依賴,美國任何對抗德黑蘭核和區域野心的戰略都可能需要與北京進行一些合作。我們有理由相信,儘管北京和華盛頓有全球競爭,但這種合作是可能的。中美兩國最終在該地區擁有共同利益:政治穩定以及貿易和能源自由流動。 (相較之下,俄羅斯受益於地區不穩定和石油市場的動盪。)
然而,美國最終與沙烏地阿拉伯有更多共同點。從歷史上看,美國自由派可能對這個國家抱持著深深的矛盾心理,但美國與中國的大國競爭以及俄羅斯在 2022 年入侵烏克蘭改變了華盛頓的看法。沙烏地阿拉伯曾經被視為有問題的合作夥伴,現在被視為令人垂涎的盟友。在參議院批准的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國防條約的框架下,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歷史性正常化協議的可能性可能仍然是未來任何美國政府(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標誌性願望。
然而,在當前環境下,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實現正常化協議的國內政治成本可能超過美國安全保護傘的好處。 2023年11月和12月進行的民調顯示,95%的沙烏地人認為哈馬斯沒有在10月7日殺害以色列平民; 96%的沙烏地阿拉伯人同意“阿拉伯國家應立即中斷與以色列的所有外交、政治、經濟和任何其他聯繫。”這些情緒迫使穆罕默德提高談判要求。他最近宣布,在「巴勒斯坦國建立」之前,利雅德不會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可能是獨裁者,但他不能對公眾輿論麻木不仁。畢竟,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是個獨裁者。這並沒有阻止他在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後被暗殺。
花費5 兆美元建造Neom可能被廉價導彈摧毀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有理由相信沙烏地阿拉伯最終會與美國和以色列達成協議。儘管沙烏地阿拉伯與中國有著廣泛的商業關係,並且與俄羅斯有著友誼,但它只能依靠美國來保護它免受外部對手的侵害,而且它也需要這樣的保護。 2019 年 9 月伊朗對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公司的攻擊暴露了該國及其願景的脆弱性。在沒有美國安全保證的情況下,沙烏地阿拉伯可能會在十年內花費5 兆美元建造Neom,其面積是紐約市的33 倍,而伊朗及其代
許多內亂指數將伊朗列為世界上最不穩定的政府之一。光是在過去 15 年裡,伊朗就經歷了 2009 年、2019 年和 2022 年三場重大全國起義,導致數百萬公民走上街頭。然而,哈梅內伊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獨裁者之一,自 1989 年以來一直在位,而且該政權一直無視其即將滅亡的預測。歷史表明,也許與直覺相反,革命獨裁政權往往比快速現代化的君主政體更持久。正如政治學家史蒂文·萊維茨基(Steven Levitsky)和盧坎·韋(Lucan Way)所寫,誕生於「持續的意識形態暴力鬥爭」的革命政權往往能夠持久,因為它們摧毀了獨立的權力中心,產生了有凝聚力的執政黨,並對強大的安全部隊建立了嚴格的控制。在伊朗,所有這些因素都適用,有助於保護伊斯蘭共和國免受精英叛逃和軍事政變的影響。到目前為止,該政權一直鎮壓大規模抗議活動。
激發人們反抗的是對更好事物的品味
過去也表明,成功的民眾起義往往不會發生在像伊朗那樣持續貧困的國家,而是發生在生活水準提高、期望提高的國家。正如社會理論家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所寫,“激發人們反抗的不是真正的痛苦,而是對更好事物的品味。”政治改革也可能為突然變革打開大門,而這是伊朗刻意避免的。馬基雅維利觀察到,“沒有什麼比帶頭引入新的事物秩序更危險的行為,或者成功的不確定性了。”因此,研究蘇聯解體的哈梅內伊一直堅定地恪守1979年革命的意識形態原則,認為淡化這些原則將加速伊斯蘭共和國的垮台。
同時,對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來說,歷史上最適用的警示故事可能是伊朗國王的經歷,這位現代化領導人疏遠了包括神職人員、集市和知識分子在內的關鍵選民,這些選民將密謀推翻他。然而,從國王垮台中學到的教訓卻是好壞參半。正如歷史學家阿巴斯·米拉尼(Abbas Milani)在其國王傳記中指出的那樣,巴列維在不需要的時候過於獨裁,而在需要的時候又不夠獨裁。
任命顧問時通常會優先考慮忠誠度而不是能力
對許多沙烏地阿拉伯精英來說,最擔心的不是像伊朗1979年革命那樣大規模的民眾起義,而是針對王儲的有針對性的內部陰謀——這種情況在沙烏地王國歷史上有先例。 1975年3月,另一位現代化君主費薩爾國王被他的侄子槍殺。這一報復行為的動機是刺客兄弟的死亡,他是一名伊斯蘭主義者,大約十年前在抗議費薩爾在沙烏地阿拉伯引入電視時被殺。
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國家領導層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他比沙烏地阿拉伯歷史上任何領導人都更敢於對抗沙烏地阿拉伯政界和商界菁英。他精簡了王室成員,並於 2017 年在麗思卡爾頓酒店拘留了數百名沙烏地阿拉伯知名商人(西方小報稱之為「謝赫當」),據報追回了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資產。
但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可能沒有意識到等待著他的危險。為了避免內部挑戰,獨裁者在任命顧問時通常會優先考慮忠誠度而不是能力,從而造成迴聲室,從而導致危險的盲點。例如,國王對針對他的憤怒感到困惑,後來感嘆自己被阿諛奉承的助手誤導了,這些助手使他無法了解真相。 MBS可能已經陷入了這個陷阱。王儲的一位顧問(一位前歐洲國家元首)私下告訴我,MBS 統治的時間越長,他對自己的判斷就越有信心,他就越不需要注意建設性的批評。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可能沒有意識到等待著他的危險。
MBS 還面臨其他風險。沙烏地阿拉伯正在進行的司法改革仍然落後於經濟和社會改革(以及國際標準)。培訓新一代世俗沙烏地阿拉伯律師和法官比聘請外國顧問來轉型經濟和建立未來城市要費力得多。許多沙烏地阿拉伯男性對失去對女性的權力感到不滿。這種不平衡的進展——快速的經濟和社會改革而沒有同步的政治改革——也可能成為動盪的根源。正如塞繆爾·亨廷頓在其著作《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中所警告的那樣,政治不穩定通常是由「快速的社會變革、新群體的快速動員以及政治制度的緩慢發展」引發的。
目前,MBS 很強大,而且似乎很受歡迎。儘管沙烏地阿拉伯很少有可信的民意調查,但 2023 年 11 月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沙烏地阿拉伯人對其政府有信任。相較之下,伊朗最近的一項政府民意調查顯示,該國 90% 以上的公民感到不滿或絕望。針對沙烏地阿拉伯著名商人的腐敗行為、縮減王室的權利、監禁原教旨主義神職人員以及削弱宗教警察,都為王儲贏得了一些支持。然而,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也對本應屬於他的選民的成員進行了鎮壓:沙烏地阿拉伯自由派,包括卡舒吉和女權活動人士盧賈因·哈斯魯爾。這可能會適得其反。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高級官員、卡舒吉的朋友穆罕默德·葉海亞(Mohammed al-Yahya)警告說:「如果沒有以同樣的速度和強度進行並行的法律和程序變革,超速進行的社會和經濟改革失敗的風險太大。
伊斯蘭反對者比作建造地下王國的螞蟻?
記者謀殺案在沙烏地阿拉伯境內不再引起關注。但它繼續損害了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西方的聲譽。在外部,他最激烈的批評者,就像國王的批評者一樣,是西方自由主義者,其中許多人將他比作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侯賽因。 2020年,美國獨立參議員伯尼·桑德斯甚至稱沙烏地阿拉伯領導人是“兇殘的暴徒”,該政權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國家之一”。然而,在沙烏地阿拉伯內部,最終更有可能挑戰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權威的群體不是認為他不民主的自由派,而是認為他過於自由派的伊斯蘭主義者。正如作家戴維·倫德爾所寫,「如果繼任政府透過投票上台,幾乎肯定會是一個伊斯蘭民粹主義政權……如果新政府透過暴力上台,很可能是伊斯蘭國或基地組織等聖戰組織。
儘管王儲試圖翻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一頁,但他未能徹底消除它。沙烏地阿拉伯作家阿里·謝哈比 (Ali Shihabi) 說,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把瓦哈比派關進了籠子”,他指的是該國極端正統的伊斯蘭教派。然而,正如塔利班在阿富汗等待了二十年一樣,沙烏地阿拉伯的伊斯蘭主義者雖然處於休眠狀態,但並未消亡。在接受《經濟學人》採訪時,一位沙烏地阿拉伯宗教評論員將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伊斯蘭反對者比作建造地下王國的螞蟻。 “王子已經封住了他們的嘴,”他說,“但他並沒有結束他們的王國。”
白象和黑天鵝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中東局勢一直與預測者的預測背道而馳。個別獨裁者的突發奇想以及石油財富、宗教和大國政治的不穩定組合,使該地區特別容易受到具有全球影響的黑天鵝事件的影響。這些事件包括1979年伊朗革命、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9月11日美國恐怖攻擊、阿拉伯之春、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崛起以及10月7日以色列攻擊。
在此背景下,2030 年願景和 1979 年願景的未來將取決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領導人的命運以及維持其雄心壯志的全球能源需求。如果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宏偉計畫成為白象——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努力——或者油價長期下跌,公眾日益高漲的不滿情緒可能會迫使沙烏地阿拉伯王儲將政權穩定置於轉型改革之上。儘管MBS很年輕,但他敏銳地意識到絕對統治帶來的職業危害,包括過去推翻獨裁者的不可預見的壓力。國王的政治垮台源於多種力量,但也有部分原因是他甚至向家人隱瞞了癌症晚期的診斷結果,這無疑損害了他在危機期間的決策。
同時,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未來和 1979 年願景在 85 歲的哈梅內伊去世後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儘管權力有可能順利轉移到致力於革命理想的忠誠神職人員和軍事領導人手中,但也有可能轉向將伊朗國家和經濟利益置於其革命學說之上的領導層。哈梅內伊 55 歲的兒子、潛在繼任者莫吉塔巴·哈梅內伊的一些支持者試圖將他與伊朗的 MBS 進行比較,這是可笑的。但他們認為,即使是德黑蘭的年輕一代革命者也意識到,前瞻性的願景比向後看的願景更有吸引力。
死抱著過去的恩怨不放將是災難
這些相互競爭的願景的成功或失敗將產生廣泛的全球影響。如果「2030 年願景」徹底失敗,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的豐富能源資源將落入遜尼派和什葉派極端分子的控制之下,中東和全球經濟將不再那麼繁榮和穩定。相反,如果伊朗後哈梅內伊領導層優先考慮其人民的經濟福利和安全,伊朗有可能有一天成為二十國集團國家和全球穩定的支柱。
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失敗實驗,加上阿拉伯之春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美國官員的幻想,即華盛頓有能力至少以積極的方式有意義地塑造中東政治。決定哪種願景佔上風的將是當地行動者。但考慮到「2030願景」旨在維護美國領導的自由主義世界秩序,而「1979願景」則旨在擊敗它,前者的成功和後者的失敗都符合美國的既得利益。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兩國政府彼此和平相處,也符合全球經濟利益。這意味著世界應該幫助伊朗人民擺脫導致內部停滯和地區動盪的壓迫性意識形態政權,並幫助沙烏地阿拉伯進行政治改革,以維持其社會和經濟轉型。
對美國、中東和世界來說,最好的結果是兩國都有兩個可持續的、具代表性的、前瞻性的願景。最糟糕的結果是兩個落後的政權死抱著過去的恩怨不放。前者可能很難實現。但後者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