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家和
人生已經過夠了,放不下的是家屬
近年預立醫囑、斷食善終等生命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在親人生命的最後時刻如何處置、如何決斷卻也成為考驗醫病關係的難題。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土城醫院血液種瘤科主任於吳教恩《加醫減醫》專訪分享,很多情況下病人自己反而比親友更能接受,未必會選擇積極治療,而親友是否願意放手讓患者舒服離開?
「人生已經過夠了,很多放不下的是家屬!」吳教恩醫師指出,安寧患者接受治療的辛苦程度超乎想像,然而家屬為了孝心,醫師只能繼續治療。真正受過安寧訓練的醫師,都知道安寧病人的情況,是否還要選擇讓患者插鼻胃管、打營養針,需要更多智慧才能得到最好的答案。
吳教恩醫師解釋,如果決定不再接受積極的抗癌治療,癌細胞的發展會愈來愈嚴重,有一天一定會離開。在這個生命最末期的階段,病人會希望怎麼樣度過? 隨著癌症病情發展,患者一定會出現食慾下振、胃口變差即所謂癌症的「惡病質」,或是因為食道癌、腸胃道腫瘤造成腸胃道阻塞等原因,也會影響正常消化。
▲ 圖說:吳教恩醫師受訪表示,以腫瘤科安寧的看法,若患者與家屬同意,最後階段盡量以症狀控制為主,讓患者在最後1-2週或幾天內舒坦地離世。
多插鼻胃管、多打營養針對病患身體只是負擔
「對這樣的病人來說,多吃東西、多插鼻胃管、多打營養針,對病患來說身體是負擔!」吳教恩醫師表示,就好比普通人感冒、發燒時食不下嚥,如果這時偏偏有人強迫你管灌、打營養針,真的是最好的醫療處置?在腫瘤科安寧的看法,如果患者與家屬同意,最後階段盡量以症狀控制為主,疼痛就給予止痛藥,失眠就給予睡眠或鎮定藥物,讓患者在最後1-2週或幾天內舒服離開,而非強迫用維生系統吊住一口氣。
吳教恩醫師建議,家屬面對安寧病人有許多的捨不得,可以與醫師溝通以瞭解在生命階段最後的3-5天,強迫灌食可能只是造成患者不適,加重身體負擔,且未必能延長生命。多數情況下維生醫療對癌末病人沒有實質幫助。然而,礙於醫病關係甚至患者往生後家屬可能控告醫療人員未積極治療,有時臨床上的處置變成以家屬意願為主。希望家屬及醫護人員都能將心比心,為患者做出更好的決定。
根據衛福部指出,國內癌症病人接受安寧住院或居家人數偏低的原因,與國情及醫病雙方對於安寧療護缺乏正確認知有關。對無法治療的癌症安寧病人,最大的期盼是得以善終,妥善控制疼痛等症狀,獲得身心靈的尊嚴,並把握最後有限的時間完成心願,在家人陪伴下安詳地離開,盡可能減少無效的醫療和急救造成的折磨與苦痛。
延伸閱讀:
凱特王妃42歲驚傳罹癌! 「90後」將迎來癌症年輕化? 重症醫勸:遠離「6大風險因子」
癌症年輕化將成未來趨勢? 重症醫勸中壯年:注意「10大罹癌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