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東明
第一次收到教師節的禮物是1985年。
中國首個教師節悄然來臨,當時我在家鄉的橋東小學擔任代課老師。那個年代,家鄉人民生活困苦,教師節並未引起廣泛關注,就連我們教師自身也未太過在意。
記得在一個尋常的清晨,四年級的高同學為我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並祝我節日快樂。那是一雙手工鞋墊,紅線與綠線交織錯落,上面還繡著“步步高升,前途無量”幾個字。
我驚訝地看著這份禮物,笑著對高同學說:“哎呀,這可太珍貴了,謝謝你啊!”高同學有點羞澀地說:“老師,您辛苦了,祝您教師節快樂。”那時的我剛從部隊退役返回家鄉,便踏入代課老師的行列,開始教授小學四年級數學。
為了瞭解孩子們的整體成績狀況,我組織了一次班級測驗,期望能在班裏找出幾位數學學習的佼佼者。高同學以滿分的成績成功引起了我的關注。此後的課堂上,我總會有意無意地讓她回答問題,而她每次都能準確無誤地給出答案。
有一次課後,我對高同學說:“你真的很聰明,繼續努力,將來肯定有出息。”高同學眼睛亮晶晶的,堅定地說:“老師,我會的。”
八十年代初的農村,資訊極為閉塞,既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音機,學校裏更是沒有圖書室。小學生們大多喜愛語文,只因課本中有故事可尋,而數學枯燥乏味,只有數字的羅列。為了增添大家對數學的興趣,我將在部隊裏學到的趣味數學引入課堂,像老虎過河、雞兔同籠之類的問題,其實也就是如今的奧數題。孩子們的興趣瞬間被點燃,我也開始四處搜羅試題讓他們練習。
然而,問題隨之而來,作業本用完了,很多同學家裏沒錢購買。
高同學家尤其貧困,她是家中老大,她們家有四個孩子,父母務農掙工分,家裏的開支全靠雞下蛋和少量農產品換錢。
我找到高同學,關切地說:“作業本的問題別擔心,老師會想辦法。”
高同學懂事地說:“老師,給您添麻煩了。”老師都喜歡成績好的同學,我對成績優異的她格外喜愛,思索良久後,想出了以獎代發作業本的辦法。每兩周舉辦一次數學競賽,前三名可獲得獎品作業本。就這樣,高同學的作業本有了著落,而我雖每月工資僅有 28 元,但拿出一些錢買作業本,心裏也是歡喜的。
一年後,因個人原因我離開了教師崗位,南下廣州打工,自此再未回去。偶爾閒聊之際,還會想起高同學,不知她初中成績如何,考上了哪所高中,又讀了什麼大學,總覺得她會是農村飛出的一匹黑馬,我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多年後,我回到故鄉,站在人去樓空的小學校門口,心中感慨萬千。城鎮建設使得農村小學關停,熟悉的場景和鄉親們都已不見蹤影,故鄉仿佛變成了他鄉。正當我望著小鎮上高大的教學樓準備回城時,突然聽到那久違的稱呼。
‘’朱老師?您是朱老師!"
原來是高同學,她從師範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當了數學老師。
高同學激動地跑過來:“老師,真的是您!好久不見。”
我也很開心:“沒想到在這裏見到你。”
她盛情邀請我去家中做客,並送給我一份禮物——一個用紅絲絨包裹著的,我當年獎給她的作業本,有十幾本之多,上面寫滿了作業。
她後來得知作業本是我自己掏錢買的。她說,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送給我這份禮物,當面說聲感謝,再深深地鞠上一躬。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那一刻,我的心中滿是感動與欣慰。
曾經的那份付出,在歲月的長河中開出了如此絢爛的花朵。這份珍貴的禮物,不僅僅是幾本作業本,更是師生情誼的見證,是教育力量的傳承。讓我明白,教師一點點的善舉也可能在學生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在未來的日子裏長成參天大樹。
我相信,高同學會帶著這份感恩,在教育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為更多的孩子們點亮未來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