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祥霖/高雄 報導】美濃龍肚庄在清朝時期即是六堆客家地區的第一米倉,而擁有104年歷史的龍肚國小,在日治時期曾經是農業補習學校,擔任培育高雄地區農業人才的重要搖籃,到了1960-1970年代,小小的一個龍肚庄,竟有高達上千名學童在龍肚國小就讀,在那農業興盛的年代,龍肚國小躬逢其盛,也成為以農業為傲的一所村落型小學,那時,率全美濃之先創辦學童營養午餐,並延續日本時代的農業教育,師生們在學校周邊種菜,提供午餐的食材,在還沒「食農教育」一詞出現的年代,龍肚國小「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活動、良好的績效及有口皆碑的美味,屢屢成為高雄縣時代的午餐示範學校及廣大校友最難忘的回憶。
龍肚國小一直以來秉持環境生態友善理念,於2019年和慈心基金會合作,經過重重檢驗,並發現指標性物種小雨蛙,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驗證,以此為基礎,延伸到2023年,為了讓學校廚房能自主自煮,並加強與社區的連結,本校申請通過農業部「高雄美濃龍肚國小食農教育暨社區支持系統計畫」,並聘得食農教育專案經理人,負責持續推動食農教育。另,為未雨綢繆,即使自己生產的稻米也希望符合三章一Q的標準,在農糧署輔導與成大智研國際驗證公司協助下,2024年7月,龍肚國小實習稻田成功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成為全國第一所通過水稻產銷履歷驗證的小學。
客家話的辦家家酒叫「煮嘎拉飯」,過去我們帶學生種稻,常被譏笑為「細人仔煮嘎拉飯」(小孩子玩辦家家酒,玩玩而以),如今,經我們的努力,我們吃的每一口飯,都是自己親手栽種且經過國家認證符合安全標準的良質米。龍肚國小的食農教育一路走來,感謝各界的協助,社區老農提供優良的實習農田。
高雄市教育局認同小校自主廚房的價值、農業部人力支持及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的社團組織…。藉今日的授證典禮,我們會不負各界期待,立足農村,傳承農業文化、厚植食農課程,並將農村型學校推動的食農教育經驗成果與外界分享。(圖:記者宋祥霖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