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恩主公醫院救命OHCA 急重症醫療大樓4年後完工

台灣好報/ 2024.08.15 13:14
▲恩主公醫院復興醫療大樓一樓門外照。

緊急啟動創傷小組救護 朝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前進

【記者 洪美滿/新北 報導】每月約有4,500位病患至恩主公醫院急診室救治,平均每日就有150位病患,對急診室的醫護人員來說每次緊急救護都是一次挑戰。根據國內數據顯示,台灣每年約有1.8萬名OHCA病患,整體存活率卻不到10%,恩主公醫院每月亦收到約20名OHCA病患,約2名OHCA病患能成功救回,其中掌握黃金時效進行心肺復甦術 (CPR) 是關鍵。日前在本院復興醫療大樓門前,發生一起車禍意外事故,共有3名傷患被送至本院急診室救治,其中一名50多歲男性處於OHCA (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 狀態,經醫護人員緊急施行心肺復甦術後,成功恢復了生命跡象。急診醫師亦馬上啟動「創傷小組」(Trauma Team) 協助患者止血與傷口縫合,恩主公醫院醫護團隊再次展現緊急救護的能力。

回顧事發當日,院內醫療團隊在接獲事故通知後,立即組織急救小組,由數位護理師、一位醫師、一位專科護理師,先行到場進行緊急救護。現場一名50多歲男性身上多處鈍傷和穿刺傷,經醫護人員當下確認沒有脈搏,被判定為OHCA緊急進行心肺復甦術,持續至病人上急診推床,再送至醫院急診室中的過程中不曾間斷,在進急診室後約一分鐘左右,成功讓病患恢復了心跳,進行插管與後續全身電腦斷層掃描診治。另一名60多歲女性當時受傷右側躺臥在地,身上多處玻璃割傷,臉部有撕裂傷,經確認仍有意識,但無法自行移動,醫護人員先行用頸圈固定,由119消防救護人員協助用長背板搬運傷患至推床送至急診救護。還有一名受傷的30多歲孕婦當下意識清楚,經評估可以坐輪椅,由醫護人員推著輪椅將她送至急診室救治,並安排婦產科醫師會診,所幸僅輕傷並成功保住腹中的胎兒,在當日經觀察狀況無礙後即出院。而重傷的50多歲男性與60多歲女性在住院治療數週後,兩人現已出院返家休養。

本次緊急救護由急診醫學科醫師盤明偉、支伯生、劉政忠三人分別在現場擔任主治醫師,本院也同步啟動「創傷小組」處置,由增援創傷科主任陳盈達醫師與其他醫護人員加入到急診室,協助病患止血與傷口縫合包紮,搶在黃金時間內救護病患。創傷科主任陳盈達醫師指出,本院每月大約會啟動2~3次「創傷小組」,24小時會有外科醫師排班,夜間或假日由病房值班醫師支援,平日則是有一般外科輪值預作緊急救護的準備。陳盈達醫師表示,恩主公醫院啟動「創傷小組」的標準有意識不清或昏迷低於13分、收縮血壓低90毫米汞柱、高處墜落 (高於6公尺或2層樓)、頭部或軀幹槍傷、嚴重骨盆骨折、多重部位之外傷,以及其他高危險受傷機轉,本次意外事故50多歲男性昏迷指數僅為3,同時車禍撞傷屬於高危險受傷機轉,因此急診醫師緊急啟動「創傷小組」支援。

▲恩主公醫院復興醫療大樓急診室外照。

根據衛福部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依據緊急醫療種類、人力設施、處置品質,急救責任醫院共有三級:「一般級」可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中度級」可照顧穩定外傷、急性腦中風、急性冠心症、高危險妊娠孕產婦及新生兒照護,並能安排適當轉診與接受他院轉診,提供在地化緊急醫療服務;「重度級」可提供急重症病人完整治療照護,為最後一線後送醫院。恩主公醫院目前在緊急醫療能力分級為「中度級」,其中心臟內外科、神經內外科、婦兒科,與外傷處置小組具備24小時緊急醫療,另配置有小兒與新生兒加護病房,並於一般正常上班時間具備腸胃道出血、肢體重建緊急處置能力與具外傷處置小組。

急診醫學科主任黃名男醫師表示,急診室常見的四大時間急症包括:「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OHCA與重大創傷患者」,而恩主公醫院在「腦中風」治療上特別專精,具有重度級醫療處置能力,神經內科24小時提供CT (電腦斷層掃描)、IV-tPA (急性缺血性中風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IA thrombectomy(經動脈取栓治療)項目,能提供腦中風患者完善的緊急醫療處置,而面對四年後三鶯地區首間「急重症醫療大樓」落成,黃名男醫師指出,急重症各科別處置目標也將從「中度級」升格「重度級」,除了將增聘專業的護理師外,預計還要增加兒科主治醫師、創傷科主治醫師,以及協助裝葉克膜的體循師等專業醫護人員,希冀未來能有更多優秀的醫護人才加入恩主公醫院團隊。

恩主公醫院目前定位為社區教學型醫院,要滿足地方民眾的急重症醫療需求,像是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目前最大任務在4年後完工的「急重症醫療大樓」,將可提供187床急性一般病床、20床加護病床與42床急診觀察床,總床數將接近800床,其中急性床499床,屆時將可透過結合急性醫療、基層醫療及長期照護,提供在地民眾身心靈的全人照護服務發展。(照片記者洪美滿翻攝)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健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