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身文化背景對原住民的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在多元文化壓力下,文化學習與培養有助於原住民兒少建立自我認同與自信心。為此,台灣世界展望會為屏東原鄉弱勢兒少打造了為期五天的「Ari Senasenai (排灣族語:你最近好嗎?)文化學習營」,活動從製作傳統服飾、學習族語歌曲到部落巡禮,幫助禮納里部落的孩子們認識並珍視自身的文化價值。
展望會與三地門鄉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合作,帶領23名孩子們走訪禮納里部落,進行社區服務及部落巡禮。透過大社部落耆老的解說指導,孩子們深入了解豐富的文化資源,學習部落的傳統技藝,並一同回顧遷徙至此的歷史及舊部落的生活情景。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屏北三鄉,政府協助三地門鄉大社村、瑪家鄉瑪家村及霧臺鄉好茶村的居民遷移至展望會援建的永久屋。對於經歷風災的族人來說,「禮納里」部落是新的安身之所,但下一代卻缺乏共同的歷史記憶。
透過這場文化學習活動,孩子們向部落文化健康站的長者學習族語兒歌《Kejiu Kitujiu Da Senai》,歌曲描述長者兒時的童年生活,代代相傳的歌謠為長者與孩子間搭起經驗交流、互動與分享的橋樑。接著,展望會的社工員帶領孩子們到禮納里中心數位學習教室,由部落耆老講述部落神話故事及其對族人的意義。隨後,孩子們被邀請在教室旁的故事牆上繪製排灣文化圖騰,學習圖騰背後的故事。
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林惠君區處長表示,原住民文化學習營不僅提供了安全的學習環境,還幫助部落孩子們學習文化技藝。
撰文、攝影/臺灣世界展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