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希望在2030年達到「癌症死亡人數減少三分之一」的目標。根據衛福部112 年國人死因統計,癌症死亡人數達5萬3,126 人,其中肺癌死亡人數占比最多。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表示,每5個死於癌症的人中就有1個是死於肺癌,若要達到政府的目標,肺癌防治會是重要的一部份。
因此在8月1日世界肺癌日這天,國健署攜手6大學會,台灣肺癌學會、台灣放射腫瘤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台灣胸腔外科學會,提醒民眾「早篩早治 護肺不容緩」,響應肺癌防治與積極治療,另外也應謹記護肺四招「戒、護、警、篩」(戒菸、防護、警訊、篩檢)。
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 定期篩檢是防治重點之一
肺癌防治其實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需要跨領域、跨科別、跨部會合作,靠單一個科別的力量事實上很難完成。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在肺癌防治上,預防、篩檢、診斷、治療等4關鍵一個都不能少,肺癌初期沒有症狀容易被忽略,因此特別強調篩檢的重要性。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也提到,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非常重要,若以LDCT來區分,肺癌真的同病不同命,早期篩檢、早期發現,能有更好的治療及預後。
目前國健署持續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服務,補助高風險族群LDCT篩檢,幫助民眾早期發現肺癌病兆,符合以下條件的民眾,建議應每兩年進行一次篩檢:
- 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 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年(平均每日吸菸包數*吸菸年數)以上,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
肺癌治療持續進步 學會認為3支箭有望達成2030年目標
肺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較高,不過隨著醫學進步,晚期肺癌也可以透過基因檢測結合標靶藥物精準治療。楊政達理事長鼓勵,晚期肺癌患者不要放棄希望,在精準醫學輔助下其實也可以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而且除了標靶藥物之外,台灣肺癌學會理事洪仁宇提到,晚期患者也有免疫藥物可用,腫瘤縮小機會、無症狀惡化時間等都為化療的2-3倍左右,不論是哪種治療方式,只要找到適合的治療都能幫助患者達到晚期肺癌慢性化。
因此賴俊良理事長認為,推動LDCT、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盡快給付相關藥物等這3支箭,就有機會達到政府公布的「2030年癌症死亡人數減少三分之一」目標。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5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