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專文〉小眾宗教的社會學意義 孔德維編《何處不他鄉?小眾宗教在東亞》書序

銳傳媒/特別報導 2024.07.27 05:42

 

文/顧忠華(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退休教授)

「小眾宗教」顧名思義便是和「大眾宗教」對立的概念,但卻也是在人類歷史上,相當普遍且恆久的經驗現象。本書針對了廣泛區域的形形色色「小眾宗教」,進行了描述和剖析,提供了一幅色彩繽紛的圖像,對於想要多理解世界「宗教拼圖」的讀者們,可說打開了許多扇窗,足以一窺各種類型「小眾宗教」的究竟。

從宗教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宗教」本身就如同「社會」的化身,任何集體性的亢奮、崇拜、儀式、朝聖……。背後都存在著一股超越個人的力量,經過歲月的累積與傳承,往往即會由小眾、新興、開創的屬性,演變成大眾、建制與主流的傳統宗教。過去的宗教社會學研究,通常較注重影響廣泛的「世界宗教」,如德國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的成名作,即是探討基督新教與資本主義精神之間的關聯,強調主導現代生活的資本主義,在西方興起時和16世紀初的宗教改革有著「選擇性的親近」,而之後他為了印證自己的論點,更進行了泛文化的宗教考察,由儒教、道教、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到古代猶太教,等於逡巡了各個大型的宗教體系,因此他將這個系列的著作,統稱作《世界諸宗教之經濟倫理》(The Economic Ethic of the World Religions),從此奠下了研究宗教的重要典範。

[caption id="attachment_73067"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John Calvin/維基[/caption]

不過,有趣的是,韋伯雖說著眼於分析東西方的「大眾宗教」,但是他認為真正能突破傳統主義樊籬而開創資本主義「精神」的,則是基督新教中的喀爾文(Calvin)「教派」,某種程度而言,這些因應宗教改革而生的小型「教派」,亦符合本書「小眾宗教」的定義。韋伯曾經詮釋這類教派與傳統天主教的主要差異,在於其顛覆了天主教的「恩寵普遍主義」,改成「恩寵特定主義」,也就是只有相信該教派對於《聖經》獨特主張的信徒,經過考核才能成為「選民」,這亦是歸屬教派的信徒們擁有巨大凝聚力的關鍵精神來源。

換句話說,以上的論述似乎反倒強化了「小眾宗教」的重要性,也不啻彰顯了本書涉及東亞區域各種小規模信仰的社會學意義。本書較為宏觀的導論及理論性論文都觸及到:現今所謂的「世俗化」並不意味著宗教的「衰退」,而是更蓬勃發展的「靈性市場」,亦即在多元化的「光譜」中,隨時可能誕生新的「卡理斯瑪共同體」(韋伯語),形成了某部份「小眾」賴以慰藉心靈的寄託對象。各式各樣的動機,無論來自「修煉」(法輪功、太極門)、「預言啟示」(韓國福音宣教會),或是社群凝聚(香港印度遊樂會)的需求、乃至傳統宗教轉型案例(藏傅佛教、穆斯林)都指向一批信眾尋求「嶄新生存空間」(孔德維語)的努力。本書論文也涵蓋了不同時空背景下,衍伸自傳統「大眾宗教」的創新實驗,如理教、天德教、天主教聖經劇、美以美會女傳教士……等等,十分包羅萬象,不禁開拓了吾人對於宗教能夠涉入領域的想像力。

最後,我個人對於本書描述的很多宗教現象並不熟悉,但的確認同本書出版有可能增進台灣社會在「宗教自由」原則下,對於「異端」的包容力和同理心。在另一位德國社會學家盧曼(Niklas Luhmann)的宗教理論中,宗教乃是一種「溝通系統」(和本書導論提到的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所定義的「溝通」不同),意思是只要在集體的溝通情境下,信眾們認定他們共同建構了宗教的「意義」,透過這種「一般性的溝通媒介」,自然便產生了「宗教系統」的「功能」。所以,宗教是否發生功能,取決的不在「大眾」或「小眾」,或許俗話說「心誠則靈」,也可以用來作為這篇短序的結語吧!

熱門關鍵字:

專欄 觀念論壇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