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大選後的美中經濟角力
近日,華盛頓特區的政治氛圍愈發緊張。隨著11月的總統大選日益臨近,民主黨的拜登總統和共和黨的川普前總統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然而,在紛繁複雜的選舉話題中,有一個議題似乎已經達成了罕見的跨黨派共識——對華貿易政策。
回顧過去幾年,我們不難發現拜登政府與川普政府在對華經濟政策上呈現出驚人的相似性。就像一場無縫銜接的接力賽,拜登政府幾乎是照單全收了川普時代的貿易戰遺產。從301條款的高關稅,到232條款下的鋼鋁稅,再到對華為等中國科技巨頭的出口管制,拜登政府不僅沒有放鬆,反而在某些領域更進一步。
然而,如果川普重返白宮,情況可能會更加戲劇化。這位自詡為「關稅男」的前總統已經放出狠話,揚言要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本關稅,對中國商品更是要徵收60%的高額關稅。不僅如此,他還考慮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這無疑將是對現有國際貿易秩序的一記重拳。
當然,政治家的選舉承諾和實際執政往往有所差距。川普的一些極端主張可能只是為了吸引選票。但無論如何,美中之間的經濟較量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世界貿易組織(WTO)這個曾經的國際貿易秩序守護者,正逐漸淪為一個無力的旁觀者。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不斷挑戰WTO的權威,而WTO卻難以有效回應。
面對這樣的局面,其他國家該如何應對?日本等中等強國正在尋求在夾縫中生存的策略,一方面努力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探索區域經濟合作的新機遇。
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全球經濟格局或將迎來新的變數。無論結果如何,可以確定的是,美中之間的經濟較量仍將是未來幾年國際舞台上的主要戲碼。各國政府和企業都需要密切關注局勢發展,及時調整策略,在這場全球經濟新秩序的重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貿易戰陰影下台日韓的困境與抉擇
在華盛頓與北京的貿易戰硝煙中,台北、東京和首爾正小心翼翼地尋找平衡。作為美國的盟友和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台灣、日本和韓國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愈發棘手的位置。
[caption id="attachment_18592" align="alignnone" width="2560"] 美日韓三國領袖峰會,重申台海和平是國際社會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圖/日本政府官網[/caption]近年來,美中貿易摩擦的持續升溫不僅影響了兩個超級大國,更在整個東亞地區投下了長長的陰影。原本風生水起的區域經濟整合進程似乎陷入了停滯,各國都在權衡利弊,重新評估自身的貿易策略。
對台灣、日本和韓國而言,這種局面帶來了特殊的挑戰。一方面,作為美國的堅定盟友,這三個經濟體需要在某種程度上配合美國的對華政策;另一方面,中國作為它們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種情況下,推進與中國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變得異常困難。
與此同時,美國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公然藐視,更是讓台灣、日本和韓國深感憂慮。長期以來,這三個經濟體一直是WTO體制的堅定支持者,認為這一多邊貿易體系為其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隨著美國不斷挑戰WTO的權威,甚至阻撓其上訴機構的正常運作,WTO的地位正在日漸式微。
面對這種局面,台灣、日本和韓國正在積極尋求應對之策。一方面,它們繼續在國際舞台上呼籲各方遵守WTO規則,努力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另一方面,這三個經濟體也在加強與其他中等強國的合作,希望通過各種平台為WTO改革貢獻力量。
[caption id="attachment_72339" align="alignnone" width="4024"] CPTPP成員包括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及越南等11國(英國另於2023年7月簽署加入,預計2024年底生效);協定涵蓋人口將在英國入會正式生效後達5.7億,GDP合計將占全球15%。 圖/經濟部國貿局[/caption]同時,它們也在積極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如日本和韓國積極參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擴大和修訂,台灣則在尋求加入CPTPP。此外,它們還在尋求與歐盟、南方共同市場等其他大型經濟體的合作。這些舉措既是為了分散風險,也是為了在新的國際經濟格局中保持競爭力。
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東亞貿易格局的未來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結果如何,台灣、日本和韓國都將面臨艱難的抉擇。在維護自身經濟利益和平衡大國關係之間,這三個經濟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突破困境:台日韓擺脫美中貿易戰的策略指南
在美中貿易戰的陰霾籠罩下,台灣、日本和韓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東亞的經濟強國,這三個國家需要採取果斷且創新的策略來擺脫困境。以下是對台日韓的具體建議:
1. 強化區域經濟整合
台日韓應該加快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實施,並積極探討建立更緊密的三邊自由貿易協定。這將有助於減少對美中市場的依賴,同時增強區域經濟韌性。
2. 多元化貿易夥伴
三國應該積極拓展與東南亞、印度、歐盟等地區的貿易關係。特別是要加強與新興市場的合作,如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分散風險並開拓新的市場機會。
[caption id="attachment_72340" align="alignnone" width="1225"] 亞非拉南方國家組成的 77 國集團+中國2023年9月15日在哈瓦那舉行峰會,倡導建立 "國際經濟新秩序"。圖/擷自France 24 畫面[/caption]3. 加速產業升級
投資於高科技產業,如人工智慧、5G、量子計算等領域,提高產品的不可替代性。同時,加強在綠色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發,在新興產業中佔據先機。
4. 打造區域供應鏈
建立更加自主和彈性的區域供應鏈網絡,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這可能包括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或者回流本國。
5. 推動數位經濟合作
加強在電子商務、數位支付、跨境數據流動等領域的合作,共同制定區域數位經濟規則,增強在全球數位經濟中的競爭力。
6. 強化金融合作
探討建立區域性支付系統,減少對美元結算系統的依賴。同時,推動本幣互換協議,增強區域金融穩定性。
7. 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全球性議題上加強合作,提高國際影響力。這不僅有助於解決實際問題,也能增強三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
[caption id="attachment_72091" align="alignnone" width="1042"] 俄烏戰火延燒,美國選戰升溫,歐盟及英國的國際角色,益顯重要。圖/擷自烏克蘭總統府網站[/caption]8. 培育創新生態系統
鼓勵三國之間的創業合作,建立跨國創新中心和孵化器,促進技術和人才交流,提高整體創新能力。
9. 強化文化與教育交流
通過加強文化和教育領域的合作,培養更多懂得三國語言和文化的人才,為長期的經濟合作奠定基礎。
10. 建立高層對話機制
建立定期的高層經濟對話機制,協調三國在重大國際經貿議題上的立場,增強集體談判能力。
此外,這三個經濟體還需積極尋求與歐盟、南方共同市場等其他大型經濟體的合作。日本已經與歐盟簽署了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韓國也在推進類似的談判,而台灣則在尋求加強與歐盟的經貿關係。
結語
面對美中貿易戰帶來的挑戰,台灣、日本和韓國需要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策略。通過深化多邊合作,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制訂,加強區域經濟整合,以及推動產業升級,三國不僅可以有效規避風險,還能在新的國際經濟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關鍵在於保持靈活性,持續創新,並深化彼此之間的合作。只有這樣,台日韓才能真正擺脫美中貿易戰的陰霾,開創一個更加繁榮和自主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