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會斌
這麼多年過去了,阿龍對那封陌生人的來信,一直珍藏著。閑著的時候,他就會拿出來看,越看越不對勁,又越看越對勁。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剛剛入黨不久的阿龍,就收到寄自本縣的一封匿名信,信的內容很短,看字跡像是出自高材生之手,端端正正的字跡,就像鋒利的刀子,割著阿龍的心。
阿龍打開信封,香味撲鼻而來。他抽出那張信箋,一個一個字讀下去:看到你順利加入黨組織,我替你高興,但我要看你走多久,走多遠,以你現在的態度,別高興的太早,我規勸你,身邊有無雙眼睛在看著你,你好自為之吧……有不當之處,請你笑納。
阿龍每讀一次,都無法釋然,心裏想:都說明人不說暗話,寫這封信的目的何在?難道他掌握了我的不良把柄,是規勸我,還是鞭策我?
阿龍思過來想過去,大半輩子都沒有做什麼違背良心的事,有的是對別人有太多的幫助,一心向善向上。這時,阿龍喜歡拿別人那句名言來安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阿龍在工作中總是特別謹慎,特別認真,特別努力,唯恐有一點不當,就斷送自己的前程。他從不接受別人的一根煙,一瓶酒,也不參與應酬。
走在路上,都好像有無數雙眼睛在注視著自己,連看到地上躺著的幾元錢,都不敢揀,怕別有用心的人設計圈套。
單位上評先進,有人推薦他,他總是很謙虛,說條件還不夠,讓“先進”名額讓給別人。獨自出差,他寧願自掏腰包,也不願啟用公家車。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他總是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接受弱勢群體的“物質”感謝。
他以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工作態度,連升幾級,成了單位有頭有面的人物,有人給他施以恩惠,他就想起那封信,從不接納,並對給施恩惠的人給予批評教育。
生日那天,他忘記了自己的生日。下屬卻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他安排共進晚餐。阿龍甚是驚喜,感動說:“早就想請大家坐一坐,總是抽不出時間,今天是你們給我一次機會,晚餐不喝酒,菜我重新點,這個單也由我買,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並肩奮鬥。”
晚飯過後,他木接受下屬的任何禮物,並狠狠批評了送禮物的人,說這樣做違背了原則,有損人格。下屬聽後很羞愧,連說“下不為例”。在敬老院慰問老人,為老人過生日,他最積極,付出最多。
他覺得做好事,才會心安理得。在疫情期間,他總是說:“我是黨員,我必須扛黨旗,衝鋒在前,大家跟我上。”可是,他的母親住院動手術,他的弟弟病故,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他家裏的事,從不跟同事說。
阿龍在高升時,遇到困難時,感覺無助時,有人來找他“幫忙”時,腦裏就回蕩著“身邊有無雙眼睛在看著你”,心裏就有了定心丸,有了方向,有了力量,有了警惕,意志更堅定,決心更大。
這封信,他不知讀了多少遍,像黨章一樣壓在他的心頭,既迷惑,又清晰。自從有了智能手機,他便把這封信拍照存在手機裏,幾乎每天都要看一遍,有時上班看,有時下班看,每次看信時,寫信人就像在身邊看著他,心裏總有一絲感動。
轉眼間,三十年過去了,可是,寫信人還沒有出現。只要心裏想著那封信,心裏就想著那個人。直到昨天,他的入黨介紹人之一李明患病住院,阿龍提著慰問品去醫院去看望。
李明見阿龍提著東西,便脫口而出:“三十年前,難道你沒有收到一封匿名信?”阿龍聽後,恍如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