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大腸憩室症導致泌尿道感染! 7旬老翁突高燒昏厥送醫

NOW健康/ 2024.06.28 11:51
新聞圖片

【NOW健康 陳郁茹/台中報導】1名70歲老翁和家人到餐廳用餐,中途到外頭透氣時因高燒而暈倒,緊急送醫檢查發現,老翁尿液中白血球指數相當高,因此先決定注射抗生素減緩發炎反應。然而,泌尿道感染只是表象症狀,醫師透過電腦斷層發現,老翁的膀胱壁相當肥厚,還存有氣體,顯見大腸與膀胱間已形成「大腸膀胱廔管」,導致大腸桿菌順著管道流進膀胱,致使泌尿道反覆感染。


大腸憩室症無症狀容易被忽略 老翁病纏2年未發覺


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李彥志表示,回顧老翁的病史可發現,過去2年中雖已有大腸憩室(腸道表面的囊袋),但並無表現出症狀,就患者自訴生活經驗,推測病人平常可能存有飲食習慣不佳、排便狀態不順暢等問題。


關於老翁此次檢查狀況,李彥志說明,患者的大腸憩室卡了許多糞石,恐因此導致發炎形成廔管。健康的大腸表面應該是光滑的,但如長期吸菸、年齡增長、運動量不足、腸內壓力增加或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等原因,易形成憩室並發展成嚴重的炎症感染,甚至與膀胱形成廔管,排出「糞尿」。


▲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李彥志說明,大腸憩室發炎,腸段與膀胱間已形成「大腸膀胱廔管」,導致老翁泌尿道發炎。(圖/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李彥志坦言,無症狀的大腸憩室症常常容易被忽略,只有在發炎、膿瘍引發嚴重併發症時才會被察覺。由於患者除大腸膀胱廔管外,還引起後腹腔膿瘍,沾黏情況嚴重,綜合考量之下,依照過往執刀經驗,切除大腸憩室發炎腸段、引流膿瘍、移除廔管、修補膀胱並吻合腸道。術後一週老翁尿液已恢復清澈狀態,現返家休養,僅需固定回診追蹤並注意生活習慣。


多吃蔬果預防大腸憩室症 養成規律排便習慣很重要


預防大腸憩室症及相關併發症的關鍵,在於保持大腸健康,李彥志提醒,台灣美食雖多但仍要攝取足量蔬果,多補充水分,確保腸道能獲得充足膳食纖維,使順暢排便,定期運動、養成規律排便習慣,避免久坐和便秘,才不易形成大腸憩室炎等症狀。


許多人可能都有過泌尿道感染,常見症狀為,排尿疼痛、下腹疼痛、血尿、發燒想吐等症狀,若同時還有持續性的腹痛、便秘或排便習慣改變等狀況,建議民眾及時就醫,確保身體健康狀況。


# 首圖來源/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女大生乾眼、異物感! 隱眼戴超時傷角膜採1療法改善
▸長針眼是因過敏體質? 網友熱議6大長針眼原因1次盤點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