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鎖國防螺絲】顧立雄擬成立聯合督導小組 盯緊中科院成效若未達標撤案裁員

上報/朱明 2024.06.15 15:30

因應兩岸軍事情勢愈來愈嚴峻,國防部以專案委中科院研發或產製的武器裝備,時有趕不上進度狀況與不符國軍需求,據了解,國防部長顧立雄擬在國防部成立中科院聯合督導小組,專責國軍委中科院進行的各項武器專案研發進度,以及中科院經辦國軍各項裝備成效,經督考發現成效不彰未達標,並評估外界有此能力,將採撤案朝委外公開招標來辦理,同時評估進行中科院相關人員的裁併計劃。

中科院當大包商轉包賺差價 國防部成立督導小組檢視

隨著7月1日中科院長將由現役海軍中將李世強出任,中科院研製國軍武器系統重心,除長期研製火箭推進器相關核心技術的W99小組與部署服役各式飛彈等機敏項目持續精進外,以及各式無人機系統與AI自動化外,據了解,中科院經手的其他項目將逐一進行檢討,這項工作將由國防部成立中科院聯合督導小組,該專案小組包括法律、軍備與各軍種代表等成員來進行評估,特別是中科院各所經辦國軍委託業務都在評估範圍內。

中科院長將由國防部戰規司長李世強(中)中將出任。(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國防部長顧立雄為推動中科院武器研製轉型工作,由國防部戰規司長李世強(中)出任中科院長。(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中科院長期被批評的是,不能屬於國防部的裝備,就包山包海全攬當主合約商,再轉包出去,賺取高額的差價;應以國軍買不到武器系統裝備的研發為主,例如天弓、天劍與雄風各式飛彈,這才是中科院研發工作本務。

新聞圖片 中科院的本務應以國軍買不到武器系統裝備的研發為主,例如天弓、天劍與雄風各式飛彈。圖為天弓三型飛彈發射及發射架。(合成畫面/取自中科院網站、陳愷巨攝)

資通所戲稱買辦所 延遲寰展案認賠近10億

但是隨著國防自主政策的推行,中科院曾一度掌握各軍種建案的規劃,中科院膨脹的速度太快,造成中科院經辦國軍購案爭議不斷。據指出,備受爭議最多要屬中科院資訊通訊研究所,該所被外界戲稱為「買辦所」,該所被公認自研系統裝備只有國軍使用的敵我識別系統,並持續進行精進,其他的裝備大部分都是訂出規格後,到市場尋找相關產品來併湊;問題是電子資訊通訊技術的進步快速,該所內部文化保守完全跟不上外界電子技術的變化,經常開出的規格都已過時,讓許多新進的工程師學不到新技術而心灰意冷走人,而無法進步。

中科院資訊通訊研究所被公認自研系統裝備只有國軍使用的敵我識別系統。(取自中科院官網)

以該所負責國軍最重要空防系統的空軍寰網系統二階段精進案,納入聯成系統與陸軍野戰防空的升級「寰展案」為例,負責「寰網」的美商洛馬公司早2016年底就由原專案小組規劃出其各升級項目並已向空軍提出大約的預算;結果由中科院擔任主合約後,資通所藝高人膽大,認為可以自己來,東扣西扣再加上提成等費用,近82億元預算中科院用70億元與美商談判,結果美商洛馬公司就不談,整個案子就往後延宕;雖另找美雷神公司接手,但是回到原預算金額,加上碰上疫情與俄烏戰爭等影響,中科院只能認賠近10億元自行吸收完成此案。

「寰網」聯戰系統只能在漢光演習實際參演,才能知道能不發發揮真正功效,圖為新竹樂山上的長程預警雷達系統。(讀者提供) 資通所負責的「寰展案」因更換廠商導致延宕,賠了10億元。圖為新竹樂山上的長程預警雷達系統。(讀者提供)

中科院是以招商延遲、履約爭議及疫情等因素為由提出展延,經國防部核准結案時間順延2年,由2024年延到2026年驗收完成結案。若當年中科院評估交由美商洛馬負責,全案早已進入驗收結案,更令人不解的是「寰展案」除被延宕,中科院認賠近10億元,當初規劃參與主管並未懲處,還在數年後表揚為績優人員。

昔延宕交付武器無人擔責 今效益不佳恐遭裁併

再者,資通所資安中心負責的重要營區建置智慧型警監系統的建置工作,從前導案開始就糾紛不斷,全案智慧型警監系統案拆成五大案,國內廠商都知其中部分系統早就規劃給某廠商,加上立法委員遊說的介入,整個建置案資通所資安中心根本沒有提供任何技術,只是訂規格與驗收工作,自然容易發生爭議,因此資通所經常被廠商抗議,許多規格都與國內某廠商裝備重疊,被質疑其公平性。

新聞圖片 資通所資安中心負責的重要營區建置智慧型警監系統的建置工作,從前導案開始就糾紛不斷。(取自中科院官網)

據了解,過去因中科院延宕交付專案武器都沒有懲責,為解決中科院經辦國軍武器裝備能如期如質獲得,國防部長顧立雄將在國防部成立中科院聯合督導小組,定期進駐中科院檢驗工作管制,若達不到效能,經評估後將以委外公開招標方式來進行,同時也檢討該專案人員的效益,評估相關人員的裁併計劃。(責任編輯:殷偵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