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屏東西勢國小學童 影像記錄巧克力碳足跡

客家電視台/潘成旺 屏東 2024.06.13 19:05
根據報導,2019年全世界主要的可可豆加工國是荷蘭,加工量將近60萬公噸,雖然荷蘭是全球最大加工國,但我們所熟悉的巧克力品牌,卻是美國、瑞士、義大利、比利時和日本等國家,巧克力的碳足跡可說布滿全球,屏東西勢國小學生觀察到,屏東巧克力「Tree to Bar」的特殊性,開始巧克力碳足跡研究,並透過影片讓更多人知道。 「我們要去哪裡呢?我們要去尋找屏東巧克力的碳足跡。」 屏東西勢國小學生騎著自行車,去拜訪種可可樹的農民,以及製作巧克力的業者,要尋找屏東巧克力的碳足跡之前,先學會用影像紀錄技能。 「就是你要有一個故事情節,對!要有故事情節,然後你要重複那個主角,他的個性或是他這邊,故事主要發生的事情對不對。」 從故事的發想,到影片拍攝及製作,都是由小朋友一手包辦,除了記錄屏東巧克力的碳足跡,還多學了一項技能。 指導老師 蕭如湄:「我們在教景別的時候,就會準備很多圖片,就是譬如說這是什麼景別,讓他們看圖片然後分辨景別,可能不是用傳統的方式說,可能用文字的方式去讓他們死背。」 西勢國小學生 張芯慈:「學了我們就可以用,用就可以像現在的YouTuber,這樣就可以賺錢,就有一個副業。」 「聞聞看有沒有巧克力的味道,真的耶!(有聞到喔?)」 近年屏東開始種植可可樹,農民更一手包辦加工和製造等程序,「Tree to Bar」一條龍經營模式,學生發現是碳足跡最短的地方。 西勢國小校長 謝俊明:「在我們在地的竹田西勢,種出來的東西,到內埔就可以做了,小朋友騎腳踏車,在騎行的過程中,他們用電子地圖去搜尋6公里之內,可以從可可果到巧克力,他們發現,這是全世界最短的碳足跡的巧克力。」 西勢國小學生 蔡佑萱:「這支影片,我想可以帶給每一個人,知道我們屏東的可可,也讓大家知道我們臺灣是,可可去做巧克力最少的碳足跡。」 學校表示,學生從翻查資料到故事編排,將工作分成攝影剪輯、彩繪和簡報等,以互助合作的方式完成影片,將在期末社團發表會呈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