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小林村 士林官邸 流星雨

【大島記:渾沌台灣】詹明儒自序分享之2

銳傳媒/詹明儒 2024.06.08 10:15

 

◆台灣頌(中)/詹明儒

三、人類的文學想像

宇宙形成大約始於137億年前,太陽系大約始於46億年前,地球大約始於45億年前,台灣大約始於一億年前。人類大約誕生於四、五百萬年前,而在大約3萬至5萬年前,已經遠從非洲輾轉來到台灣。

「人類」這個名詞之包涵,指的是生物學上的「人屬」。其演化過程,最早可能是先從非洲黑猩猩、南方猿的共同祖先分支而出後,得天獨厚,發展成若干人屬物種與亞種,再演變成「智人」。然後,逐漸走出非洲,一波波分道揚鑣,遷徙地球各處,最後形成一群龐大的「人類家族」。

[caption id="attachment_64239" align="alignnone" width="400"] 早期人類主要遷徙圖。詹明儒取自「維基百科」。[/caption]

「智人」早期遷徙途徑,大致上可分為中東、歐洲、亞洲,三條主線。走出非洲之前,歐洲已住有「尼安德塔人」,亞洲已住有同屬的「直立人」;而後,來者取代了原住者,終至對方完全滅絕,形成「智人」是唯一人類的局面。這種完全滅絕的說法,已有學者提出相關考證,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這絕對不是天帝造人的旨意;我比較傾向於血液被混合,文化被同化的看法。事實上,以歐洲的紅髮、藍眼、白皮膚的「尼安德塔人」為例,亦有學者提出他們並未滅絕,而是透過「雜交」方式,融入了「智人」血脈,混合為人類家族血緣成分之一的假設。這種假設,應該也有可能,發生在亞洲「直立人」的後代吧?

[caption id="attachment_64240" align="alignnone" width="440"] 釋迦牟尼。作者「達德羅特」,詹明儒取自「維基百科」。[/caption]

援此,我在這部小說裡,大膽演繹了人類在各路遷徙中,一邊「被併吞」,一邊「被雜交」,一邊「自求活路」的存亡現象。此為人類開初世代,從「獸性的野蠻」,累積「人性的文明」的必經過程;文學上,書寫者只須客觀呈現,無須主觀厚非,這是我下筆之前,已經抱定的創作態度。然而,在時空推移與人獸競逐之下,當某些弱勢人類一路「被擠壓」,沿途「自求活路」到一個絕境時,書寫者便不能不提出,一己之見的文學主張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64243" align="alignnone" width="400"] 耶穌受難像。作者「彼得羅‧佩魯吉諾」,詹明儒取自「維基百科」。[/caption]

人類是天帝主要試煉對象。他們並非只是一堆「物質性」、「生物性」的有機組合,並非只是日復一日,終其一生的「吃喝拉撒」,以及「交配」與「生殖」。天帝除了賦予「七情六慾」的「基本人性」之外,更賜予最高貴的「人道高度」,好讓他們效法天地諸神,體現各種「神性」,藉資澤被萬物,傳示後代。
從「人性」提昇到「神性」之路,非常難走,難如「流星」傳遞天帝性靈的「天路歷程」,但卻有人做到了。在「宗教信仰」方面,例如:公元前623年—公元前543年的印度人「釋迦牟尼」,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的中國人「李耳」,公元前4年—公元33年的猶太人「耶穌」,公元571年—632年的阿拉伯人「穆罕默德」。

[caption id="attachment_64241" align="alignnone" width="273"] 李耳(老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詹明儒取自「維基百科」。[/caption]

無法體現「神性」的人類後代,退而求其次,也在其他方面,諸如天文、地理、文史、教育、哲學、醫學、文學、美術、音樂、科學、法學、建築、政治等領域,不遑多讓,另外建構「真善美價值」。其在各種領域的成就,代代賢能輩出,不勝枚舉,在此略過。

[caption id="attachment_64242" align="alignnone" width="227"] 穆罕默德。詹明儒取自「維基百科」。[/caption]

由此可見,人類聚沙成塔,已累積了相當可觀的「人性文明」。但是,相對來說,人類在負面行為方面,也肆意展現各種破壞、掠奪、侵略、欺壓、霸凌的「邪惡心性」;嚴重情形,簡直遠遠超過所有地球生物,所能做出的壞事總額。生物學上,萬物繼絕現象,總其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文學上,我則仰俯認為,此其間是天帝對於「萬物之靈」的「試煉」。這種試煉,我能力不足,無法寫盡整個地球;只好縮小空間、縮短時間,將範圍拉回我最熟悉、最熱愛的台灣之上,但願可以奉獻些許「文學價值」。

(詹明儒自序分享之3,請待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