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大阿里山清香烏龍茶製茶競技 優勝者將參加全國製茶技術競賽

News586/News586 郭嘉良-嘉義 2024.06.08 11:00

〔News586/記者郭政隆報導〕嘉義縣番路鄉農會6月6日、7日在番路鄉隙頂辦理113年度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清香烏龍茶半包型包種茶製茶技術競賽活動,共計40位選手參賽,經過兩天的技術比拚,縣長翁章梁於6/7日下午宣布成績,阿里山鄉茶農陳家興旗開得勝榮獲冠軍殊榮,並選出亞軍3位、季軍6位,擇優7名,將代表嘉義縣參加全國製茶技術競賽。

此次競賽製茶種類為半球型包種茶,參賽資格限定為18歲以上、50歲以下並持有丙級製茶技術證的青壯年茶農,茶菁原料選用青心烏龍品種,每位參賽者將22.5台斤的手採茶菁按照大阿里山茶區半球型包種茶的傳統製茶程序,親自完成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炒菁、初揉、初乾、手工整形、手工團揉、成品乾燥等所有製茶步驟。

競賽評審由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前魚池分場場長郭寬福及南部分場場長林儒宏擔任評審;林儒宏說,從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炒菁、初揉、初乾、手工整形、手工團揉、成品乾燥等工序,過程採傳統純手工製作,選手取得茶菁時要先行判斷品質,再依製茶時的氣候狀況,自行斟酌每個製茶步驟的時間和程度,專注且不眠不休關注茶菁到茶乾的變化,今年比賽第一天下雨,無法做日光萎凋,茶菁含水量高,考驗製茶環境的調適能力,得獎者具走水順、適當攪拌、滋味清甜、甘甜、甘醇等特色,充分展現出高超技術,其中阿里山鄉陳家興的茶葉甘醇、走水順、攪拌足、發酵香,完美展現包種茶的特色與風味,因此拔得頭籌。

 

嘉義縣長翁章梁指出,阿里山高山茶的優質,嘉義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多家五星級茶廠,對百年茶產業的發展將大有裨益,而除了依賴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外,茶園管理和製茶技術也是關鍵因素,製茶師需精確掌握製茶過程中的每一環節,感受氣候環境和茶菁品質的變化,以調整製茶步驟的時間和程度,也因為製茶師的專業與持續精進,才讓阿里山高山茶產業的傳承,不僅保持優質的品質且越來越好,期許代表嘉義縣參加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的選手都能獲得好成績。

 

評審結果:

冠軍1名,阿里山鄉陳家興。

亞軍3名,番路鄉黃昶升、梅山鄉李易融、番路鄉李柏儀。

季軍6名,阿里山鄉梁明輝、梅山鄉郭育銘、梅山鄉鄭俊成、梅山鄉陳昱廷、阿里山鄉伍家田、番路鄉黃俊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