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農村綠照計畫暖化心房 赤山社區溫情綠色照顧 長者歡喜上課、志工樂在助人

新頭條/ 2024.05.25 17:17

記者陳欣欣 / 屏東報導

在大武山山腳下,有一個偏遠的村莊,叫做萬巒鄉赤山社區。這個鄉下地方鮮少有人知,眼看著周遭的社區因為公私部門的投入而焕然一新,每個人都穿上了光鮮亮麗的外衣,而赤山社區是否就這樣默默地被遺忘了呢?

清晨5點多,當大地還在沉睡之際,赤山社區的不彎腰共餐菜園裡已經傳來了長者和志工們的歡聲笑語。這個社區在111年申請了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建立了一個不彎腰的菜園,以食農教育為理念。從種植到食用,每日的共餐食材都是由社區長者精心栽種,再由社區志工媽媽們巧手烹調,製作出適合農村高齡者吞嚥咀嚼的料理。在這裡,長者們不僅吃得好、吃得飽,更是吃得心滿意足。

▲(圖/水保署提供)

早上9點,綠療育課程如期展開。連90歲的阿嬤都來到社區參加。農村綠照員親切地向阿嬤打招呼,而阿嬤則靦腆地笑著回答。「阿嬤,我是誰?」農村綠照員問道。阿嬤笑著說:「你是老師!」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原本不愛開口的阿嬤,開始在課堂上與其他長者互動,回答問題時也變得具體明確,甚至能叫出農村綠照員的名字。清明節連假後上課的第一天,當農村綠照員再次問起阿嬤時,沒有人想到,阿嬤居然還記得,這一幕感動了在場的每個人。

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的執行,得益於農村綠照員和社區志工的溫暖陪伴。長者們的語言、記憶、笑容都進步了,他們也變得更喜歡來上綠療育課程。或許在付出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但看到長者們的進步,這些都成為了農村綠照員和志工們最大的動力。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自111年起推動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以綠場域、綠飲食、綠療育、綠陪伴等四大主軸,多面向輔導。透過結合農村特色產業、自然環境和人文技藝,以及療育課程和關懷陪伴,促進農村高齡者在地健康老化,打造宜居的高齡友善環境。期待這樣的計畫能夠在更多農村社區發揚光大,成為農村社區高齡者生活中的一道光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