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現代化醫療起始於1865年傳教士馬雅各醫師在臺南府城開設醫館,從事醫療宣教。到了1881年慕德醫院成立,並且附設醫學課程,是臺灣最早的西式醫院及醫學校。直到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現代化西方醫療制度首次經由政府的力量系統性地引進臺灣,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於1889年成立,並且經過幾個階段的變遷,臺灣醫療發展及醫學教育制度不斷精進成熟,更成為推動臺灣醫學及公共衛生發展的重要基石。臺灣醫學的發展正好與臺灣主體性的建構並進,歷經百年以上的發展,臺灣醫界累積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成為建構臺灣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環。
「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Taiwan Medical Museum)於2003年1月30日在高雄市揭幕啟用,時任衛生署署長涂醒哲、高雄市長謝長廷及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長陳永興等人應邀剪綵。「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是全臺灣第一座對臺灣醫療史進行研究、推廣的主題博物館,當時的主題展一樓為「醫療傳奇人物」與「慕德故事館」,並設有多媒體簡報室,不定期舉辦醫療相關推廣課程,二樓為「傳統與現代醫療展廳」,三樓則為醫療分科與「福爾摩沙特展廳」。這座主題博物館是站在全臺灣的高點,省思醫療人文教育與社會關懷,由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推動設立的醫療史博物館。
2004年7月,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將「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委託財團法人台杏文教基金會經營管理,確定醫療史料文物中心朝向「公辦民營中小型博物館之特色建立與經營」的路線發展。根據陳順勝教授等人於2009年6月在《科技博物》所發表的研究,《公辦民營中小型博物館之特色建立與經營:以台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為例》(The Professional and Huma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 Model of the Operate-and-Transfer Museums: Taking Taiwan Medical Museum as an Example),認為基金會自2004年受託經營三年以來,建立「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醫史館特色、行銷推廣和文物典藏、研究及展示成果,到成立網路虛擬博物館,從點擴展到面與立體的展示行銷模式,直到基金會成立臺灣醫療史料研究中心奠定紮根的研究工作。不難發現是民間團隊才能達成的效率與時效。而此種委託經營的方式因逐年簽約,受制於衛生局內官僚牽制,無法取得較長的委託經營合約,基金會無法完整投入中、長程計畫,因而推展業務多有限制,如:文物典藏及研究、推廣行銷、醫療人文巡迴展示及衍生性商品開發等。這是中、小型博物館、地方文化館舍永續經營與基本結構性的缺陷。
[caption id="attachment_60606" align="alignnone" width="554"] 圖一:消失的「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資料來源:高雄醫學大學YouTube。[/caption]到了2007年,「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因預算問題一度出現承辦的台杏文教基金會預計結束經營的危機。當時還引起網路作家寂寞星球小王子於3月21日在網路發文「搶救台灣唯一的醫療史料館[台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呼籲高雄市政府解決經費問題,並建議將主管權交由專業的文化局管理。雖然當時的危機有獲得妥善的處理,但前述研究之發現,中、小型博物館、地方文化館舍永續經營與基本結構性的缺陷,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高雄市政府終於在2012年10月啟動將「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搬移至高雄醫學大學的計畫,並且在2013年10月完成「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所屬文物的轉贈工作,相關文物搬遷至高雄醫學大學放置。至此,僅存在10年的「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確定停止營運,黯然走入歷史(圖一)。而原「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所在之舊衛生局大樓,現址已經改為勞工博物館。高雄醫學大學原設之校史館在接收「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文物後,於2014年10月在六十週年校慶日,正式掛牌改成立「高醫校史暨南臺灣醫療史料館」,後於2018年8月併入學校圖書資訊處,改名「校史暨醫學人文館」。
[caption id="attachment_60607" align="alignnone" width="537"] 圖二:「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開幕時,牙醫史特展一隅。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caption]回顧「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開幕時,其牙醫史特展一隅,陳列著臺灣早期使用的牙科X光機(圖二)。自從1895年底,侖琴發現X光,1896年初,一位德國牙醫師首次運用X光拍攝牙齒的X光片,牙科與醫科同步,全世界廣泛的使用X光的技術應用在醫療診斷,X光放射線設備成為最有利的診斷工具。此外,第一臺用於牙科和顎骨疾病診斷的X光放射線機由現在的德國西門子公司於1905年製造生產。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曾於1913年在《臺灣醫學會會刊》上發表《X射線在牙科疾病診斷中的價值(附寫真集)》一文,顯示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可能在1910年代就已經開始使用牙科X光放射線設備。而到了1930年代,臺灣地方上的齒科診療所可能已經普遍擁有牙科X光放射線設備了,這也就意味著臺灣牙科放射學的發展早在日治時期就已開始,其發展幾乎與世界同步。從一臺早期牙科X光機便可以推知,無論是從牙醫史或醫療史的角度來看,臺灣醫學經過一百多年來的發展,已經累積非常豐富的資產,建構國家級醫療史博物館來保存維護這些相關的醫療歷史文物,並對臺灣醫療史進行研究、推廣,確實有必要、也是值得努力去推動的。
醫治人、醫治心靈、醫治社會、醫治國家,是臺灣醫學界百年來精神傳承的典範,對於國家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高雄設有全國第一座醫療史料文物中心,可惜現在已經消失了!臺灣醫學界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醫學建立及發展的過程,正好是臺灣主體性確立的階段。醫學界都站在臺灣文化、人權社會運動及政治改革的前線。可惜的是,我們缺少一座醫療史博物館,它是建構臺灣文化及精神層面最關鍵需要的。我們的醫學進步與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面。期盼各界共同努力,為催生國家級的臺灣醫療史博物館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