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日起,嘉義地區頻繁發生地震,其中規模最大達4.9,迫使民眾正視地震防備的重要性。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李伊婷解釋稱,這些地震主要是由於4月3日在花蓮發生的規模7.2地震後,西部地區地下破碎帶或盲斷層的能量釋放所致。專家分析認為,儘管地震和梅山斷層無關,但是花蓮大地震引發的應力調整影響到了嘉義地區。
對於這一連串的地震活動,氣象署不排除未來一、二週內仍可能發生規模3至4的地震。此外,地震中心的分析也指出,嘉義一帶地震主要集中在布袋鎮周邊,且為極淺層地震事件,深度大多不超過10公里。4月14日凌晨,嘉義縣紀錄到4次明顯的地震活動,其間最大震度達到4級,再次證明了地下應力調整的活躍性。
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地震,專家建議民眾要嚴格遵循地震來襲時的避難三守則:即「趴下(Drop)」、「掩護(Cover)」和「穩住(Hold on)」。同時,民眾也應該定期檢查住所的結構安全,尤其是頂樓加蓋等可能影響建築安全的改造。
除此之外,氣象署還提醒,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發是常態,因此強調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精確時間與地點,唯有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在地震來臨時有效降低損失和傷害。嘉義地區的連續地震事件,再次提醒人們需要關注地下動力學的變化,並積極採取各種防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