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信義A13店中毒案,代班的越籍廚師手部、糞便相繼驗出邦克列酸陽性,本人卻未受毒素影響,血液檢驗結果也為陰性,外界推測廚師僅手部接觸,或微量食用,因此沒有身體並無出現異狀。對此,醫師潘建志認為手部、糞便都驗出邦克列酸,但他卻沒有中毒,直呼「這太扯了,有可能嗎?」質疑他是「傷寒瑪麗」還是「天選之人」?
粉專「BillyPan潘建志醫師」今天在臉書發文提到,醫學沒有絕對,我們講毒物毒性,以LD50為基準,是指劑量達到有一半數量生物會死亡的數值,「有人一點點就毒發身亡,有人很高也沒事,平均起來的數值就是LD50。」邦克列酸的LD50約1毫克/公斤,有些人很容易中毒,有些人再高也沒事,強調「中毒這件事,不是零和壹。」
潘建志指出,這也是為何過去唐菖蒲-伯克氏菌常在玉米發酵食品中被發現,也造成莫三比克啤酒節大中毒事件,因為唐菖蒲-伯克氏菌(細菌)和玉米發酵的酵母菌(真菌)能夠共存,這是很狡滑的進化策略,猶如寄生在演藝圈中的色情狂。
潘建志認為,寶林茶室的廚師,和其他吃了河粉裸條卻沒有嚴重病情的顧客一樣,由於粒腺體中的基因多樣性,他們對邦克列酸有比較高的毒素耐受力。因此他認為,「寶林茶室的廚師既是傷寒瑪麗(無症狀帶原者),也是天選之人。」
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在臉書發文說明,代班廚師手部有邦克列酸,代表廚師可能不小心吃下該毒素,也因攝入導致糞便含有邦克列酸。他認為,越籍廚師攝入的毒素應該只有微量,所以沒出現和其他中毒者一樣的嚴重症狀。
蘇一峰則懷疑,廚師可能因長期接觸某種化合物,接觸邦克列酸,促使身體產生耐受性,才會讓他和其他中毒者之間發生明顯落差的中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