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來去河邊運動吧!

優傳媒/ 2024.03.29 06:34

澳洲黃金海岸布羅德灣公園緊鄰河邊,是著名的水岸休憩公園,對岸白色尖頂篷帳附近是商場與碼頭區。(圖/作者提供)

 

作者/林明美

 

我們在黃金海岸的客居,正面對著布羅德灣的內河及碼頭,河邊是一座長形大公園,公園內自然有綠樹草地及各式花卉,但更令人開心的是,公園內設置許多大小不一,適合各種年齡的遊戲場、烤肉區、運動區、休憩區,以及直接設在河中的天然泳池。

 

我們看著年輕人一個個歡呼著,高舉雙手,撲通撲通躍下河裡嬉戲,心中真是羨慕極了,恨不得自己能早生個幾十年。

 

劉姥姥逛大觀園,看狗去

我們在家時,本來就有晨間散步的習慣,來到這麼美麗的河海環境,自然不肯放過,幾乎每天都跟著太陽起床,背起水壺穿上運動鞋,一路慢跑到河岸公園,又能運動,又能欣賞景觀。

 

幾天下來,當我們也成為公園內的常客,天天望著晨起運動的人們來來去去時,內心最深的感受就是:「澳洲的狗兒真是幸福啊!」。

 

公園內,幾乎人人都牽著狗兒散步,狗兒在此可是地位頗高的。(圖/作者提供)

 

君不見,公園內無論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總是人手牽著一隻或幾隻狗兒,或跑步,或騎自行車,或散步,或坐在座椅上聊天,那狗兒和主人幾乎形成一體。

 

怪的是,雖然狗兒們有的渾身毛茸茸,大得像匹小馬,有的小得像隻小兔子,品種千奇百怪,有狼犬、格雷伊獵犬(greyhound,美國灰狗巴士上的狗圖案)、拉不拉多犬、黃金獵犬、鬃獅犬,也有短腿臘腸犬、雪納瑞、吉娃娃等。但清一色的,狗兒們多和主人一樣,慈眉善目,自管自地跟隨主人活動,很少衝人吠叫。

唯一有一次,見到一隻大狗,長嘴上套著橡皮圈似的套子,雖不能大吼,但很人道的,還是能喝水、餵食。

 

狗兒、鳥兒、花兒、人們,無視他人眼光,自在生活。(圖/作者提供)

 

除了和主人一起跑步外,最動人的,是到了河邊沙灘或海灘處,當主人鬆開狗鍊時,那狗兒去了羈絆,興奮的四處亂跑,或直接衝入水中又跳又蹦,或沙灘上滾來滾去,或找狗朋友互相追逐,那股子快樂勁兒,連站在一旁欣賞的我們,也像狗兒一般,張大嘴笑得樂呵呵。

 

公園內設置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公共設施,不同年齡層的遊客可各取所需。(圖/作者提供)

 

這麼多狗兒,您是不是立刻聯想,會不會「黃金遍地」,走路都會踩到炸彈?不會的,公園內到處都清潔溜溜。這是甚麼原因呢?原來,除了澳洲人還蠻守規矩外,最重要的,到處都有設立標示:「法律規定,不准留下狗屎」。哈哈!果然立法還是很重要的。

 

法律規定之外,自然也有配套措施,政府免費提供裝狗便的塑膠袋、垃圾桶,還有狗兒喝水的狗槽。

 

友人每日下午三點,須帶哈士奇狗兒「三寶」出門散步,否則「三寶」會抗議呢!(圖/作者提供)

 

公園之外,各觀光區、購物中心等,狗兒也能長驅直入,大大方方跟隨主人一起活動。友人家已經十來歲的哈士奇「三寶」,重達三十多公斤,每天下午三點,男主人必須準時回家帶去公園遛遛,解決狗兒身心問題。因此,我們很多行程須要配合,否則「三寶」可能會不開心呢!

諸君,您說,澳洲的狗兒,是不是真的很幸福?

 

公園內到處設有烤爐、水源、餐桌椅、帳篷等,遊客只要呼朋引伴,再帶上野餐食物,就能開趴了。(圖/作者提供)

 

快活天堂,陽光樂園

到了周末,河邊公園更熱鬧了,年輕家長們帶著幼兒來遊戲區玩耍,朋友們相約來野餐聚會,青少年們來戲水健身,狗兒們自然還來會朋友們。

 

我們遠離千里外的家鄉,身邊沒有狗兒,也沒有小孫兒可以一起同樂,但看到一群群沐浴在陽光下的年輕父母,邊望著在池中戲水的孩兒,邊輕鬆地和同伴聊天的情景,也很能感受那種溫馨與舒暢。

 

作者也學著當地人,懶散的享受水岸休閒時光。(圖/作者提供)

 

有一次,我們正走在步道上,兩位坐在輪椅上的肢障人士,雙手急轉著輪圈,吆喝著,笑鬧著,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老公注意到其中有一位缺了雙腿,嘆道,真是不容易呀!身體雖有狀況,卻能如此樂觀陽光。

 

另外,也常見到約8、90歲的老者,獨自一人,侷僂著腰,步履蹣跚,卻也努力漫步前行。回想類似這種身體狀況的人,在台灣最常見的,多是由外佣推著輪椅陪伴,恐怕不可能像他們一般,個人單獨出來行動吧!

 

黃金海岸除了長長的海岸外,市區內到處是河流,住宅多沿河建設,水上交通頻繁。(圖/摘自網路)

 

黃金海岸長達57公里的海岸線,是世界一級景觀,但除此之外,市區內也到處流淌著一條條的內河,住宅多沿河岸建設,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碼頭,鄰里間如果以小船來往,可能比開車更快速!我們登上南半球第二高樓,也就是昆士蘭省第一高樓「Q1」向下眺望,初來乍見,驚呼簡直比義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還更威尼斯呢!

 

清晨陽光中,巧遇划滑板歸來的隊伍。(圖/作者提供)

 

也就是說,此地的水上活動有其蓬勃發展的原因,有交通,有運動,也有休閒因素。

 

一天清晨,我們巧遇教練帶著一組趴在滑板上的隊伍歸來,團員有老有少,不知道是否已衝浪完畢,又或者只是在練習水中划滑板,他們趴著,使勁的用雙手划回岸上。清晨的陽光照射著他們古銅色的肌膚和濺落的水滴,雖不知是當地人或是遊客,但在我們看來,都是怡然自得的水中佼龍。

 

後來呢?

澳洲黃金海岸的水上活動,或划獨木舟,或駕遊艇,或橫渡河流,或衝大浪,比比皆是,只要天候地理條件許可,不分平日周末,到處可以見到弄潮兒,人和海洋、河流的關係十分親近密切。

 

反觀我們,過去因為兩岸的政治因素,海岸通常是防衛重地,嚴禁出入,加上海岸水流不穩定等因素,家長們總是禁止孩子們下海玩水,畏懼海,害怕水。

 

多年前,曾在豐年祭期間,到花東海岸阿美族部落進行田野調查。第一次見到海邊部落,年齡階層的青年男子們,抱著保麗龍球或空塑膠桶,沒有其他任何專業設備,卻能快速熟練的游到海中,空手潛入水底補捉海膽時,可真是大開眼界,驚呼連連呢!

 

至於台灣的狗兒,是否也很幸福?別家的咱不知道,但咱家狗兒子的各種需求,可也是排在家庭第一順位呢!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