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科博館《木的故事》特展 探索木材生長與演化的奧秘

台灣好報/ 2024.03.06 16:55
▲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共同推出《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記者廖美雅攝)

【記者 廖美雅/台中 報導】木在人類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我們真的了解木材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共同推出《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與《愛之森》,首度大規模展出數十種台灣樹種木材標本、吸睛大型原木、超過400 年樹齡的台灣雲杉圓盤木,搭配木化石、生活木器等,探索木材生長與演化的奧秘,提倡愛護森林資源與環境。

▲《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開幕大合照。圖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森林產業組長張偉顗表示,這是首次與科博館合作,減碳是全球目標,林業署在特展中推廣竹子應用,國產木竹材是最佳的負碳資材,使用國產木竹材可將碳固定在產品中,又能減少運輸的碳足跡,一舉兩得,對不傷害原始森林,具極大正面效益。

科博館長焦傳金表示,科博館今年推出的特展都環繞「致力永續」主軸,《木的故事》與同步開展的《愛之森》展區都是年度亮點之一。台灣林地佔比近6成,目前國內約98%以上採進口木材,大部分來自東南亞國家熱帶雨林,從自然環境角度來看,破壞熱帶雨林不僅影響地球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更加劇全球溫室效應。這次藉特展倡議和呼籲減少使用進口木材,多使用「國有材」,讓台灣為全球環境永續和氣候變遷問題盡到責任。

策展人科博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邱少婷博士、展示組研究助理張瀛之分享,樹木不會說話,但它扮演維繫地球生態穩定平衡的重要角色。一般人想到木,會先聯想生活中的經濟木材應用,展覽以「材」與「不材」兩種不同視角認識木材,打破樹木僅有經濟價值的謬誤思考,從生物學與演化觀點探討木的特性與多樣性,及樹木在環境與生態上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

《愛之森》展出從摩里沙卡林木業借展、1.6公尺至5公尺不等的紅檜、扁柏、肖楠、牛樟4棵巨型原木,並結合不同海拔山區的林相圖繪、森林投影,展現台灣從海岸到高山的植群風貌。同時打造熱帶雨林場景意象。

《木的故事》規劃「材多識廣」、「成材不成材」、「天生我材必有用」、「森羅萬象」四大主題,入口處的「材多識廣」由各種生活木器及台灣豐富的針、闊葉林材所組成,探索「木」相關器物、常見木材,將特展主題與觀眾生活緊密扣合。

「成材不成材」深入淺出解說木科學,藉由現場裸子植物與多年生雙子葉植物的橫切面、縱切面以及木化石,讓觀眾認識植物生長、演化歷程,了解植物如何因應環境變化,適應發展出各種不同「材華」。

▲第一單元「材多識廣」由各種生活木器及台灣豐富的針、闊葉林材所組成,探索「木」相關器物、常見木材,將特展主題與觀眾生活緊密扣合。圖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天生我材必有用」藉由木材標本與木製品,認識樹木外觀、形態、樹皮、氣味等,甚至是木含量少的菊花木等木質藤本都有應用價值。「森羅萬象」以台灣東南櫟林生態為例,搭配鳥類、昆蟲、植物等標本,呈現樹木在地球生態系與其他生物的密切關聯,打破從經濟面判斷「材」與「不材」的迷思,從地球環境角度理解木的重要性。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自即日起展出至11月24日,更多展覽內容與科教活動可參考官網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