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灣一間美語補習班分享了國小兄妹的日常作息,兄妹倆每天不停上各種課程,包括數學、英語、音樂等,每天只睡6小時,貼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優活健康網》特摘心理師蔡宜芳所撰此文,分享家長都有的「神童焦慮症」,當你能停下來好好傾聽內在的焦慮是什麼,改變才能真的開始。
美語補習班近日分享一對國小兄妹的密集作息,每天要學數學、英語、音樂等,一天只睡6小時,並Po出孩子音樂比賽的演奏會及英語主播營的成果影片,引發網路熱議。許多人擔心揠苗助長,也有許多醫師指出睡眠不足,長期下來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但補習班仍強調家長和孩子樂在其中。
這篇文章不想討論教養方式,想談的是如果你看到這樣的文章、或看到補習班貼榜單、家長群組中父母曬資優,帶給你很大的焦慮,這個焦慮到底是什麼?
很多父母都有「神童焦慮症」
楊陽英文曾指出,很多父母有「神童焦慮症」,擔心孩子現在如果不補習、如果成績不好,以後就會比不上別人,出社會以後將會沒前途。那為什麼這些大人變成今天的樣子呢?其實,一個人會長成今天的模樣,一定是有原因的。
有些家長因為學歷不夠好,在職場處處碰壁;或在職場中看遍人間險惡、吃了許多虧;有些父母自己小時候書也念不好,在自卑中長大,因此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也有些人已是業界頂尖人才,因此認為成功有一套方法,而認為不擅長念書的孩子就是不努力。
一旦父母開始焦慮,這個無止盡的焦慮將直接被加諸在孩子身上,孩子莫名的開始承受父母的各項安排、期待及要求。或許小時候,孩子也覺得很有成就感、樂在其中,孩子的確是贏在起跑點,但孩子真的能走得遠嗎?唯有熱情,才能延續學習動機。
停下來傾聽內心的焦慮
焦慮是一種很隱微的情緒,就算我們長大了,可能仍常被焦慮所驅使而不自知。焦慮驅使我們談論他人是非、怨天尤人、大吃大喝、瘋狂購物⋯等,我們以為這些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紓解壓力,卻往往在大吃大喝或衝動購物後感到懊悔不已。
焦慮也可能讓這些虎爸虎媽想控制生活中的大小事,像是期待孩子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過於堅持己見,如果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控範圍之內,就會對孩子莫名的暴躁、憤怒或過度擔憂。
當你能停下來,好好聽一聽你內在的焦慮是什麼,改變才能真的開始。焦慮可能在告訴我們,「現實我」和「理想我」之間的差異,像是孩子的表現和我們理想中的表現還有一段落差;焦慮也可能是在提醒孩子準備還不夠充分,遇到的挑戰太大也太難。
·
其實,父母也很可能帶著自己的「學習創傷」一路走到現在。因此,對於孩子的學習狀況有各種擔心。而這些焦慮,一不小心就被補習班的榜單、家長群組曬資優的宣傳文所引發,最後一不小心,也造成孩子的「學習創傷」。唯有父母能先停下來,覺察自己的內在焦慮,試著安頓自己的心,才能陪孩子好好走這段路。
(本文獲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授權轉載,原文為:此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