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習的旅程中,五感的體驗能誘發慢飛天使學習動力!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旗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22日邀請家長和慢飛天使進行一場「陪你伊起玩音樂」親子共學課程,孩子在音樂聲中,和家長一起發現環境中的節奏聲音,跟著音樂有規律的搖擺身體,敲敲打打不只是遊戲,孩子的節奏感一次比一次好。
「好好玩喔,原來這樣做會發出聲音!」砰砰.咚.咚咚!今天課程主題是「認識長短」,用不同顏色的絲襪套在手上,模仿成大象的鼻子,然後配合兒歌,讓親子一起進行互動,誘發孩子學習開口及自然的律動。每位孩子的身體裡都藏著節奏細胞,在音樂的引導下,和孩子一起隨著各種音樂自由起舞,不論是快節奏的舞曲、優雅的華爾滋或舒緩的慢板,慢飛天使都樂在其中。
岑岑老師剛接觸早療時發現偏鄉的資源有限,透過巧思與創意,運用有限的資源,精心設計好玩的音樂活動,幫助早療幼童促進各項發展。又利用各式各樣的小玩具、生活用品,像是杯子、盤子、水管、綿花、白紙...等,都可以變出好玩的樂器。
4歲的發展遲緩兒小喜,一年前剛來早療中心時,只會講簡單的單字,哭、開、拿、坐...等等。經過一年的療育課程,最期待參加音樂課程。她專注聽著老師的指令跟著動作,配合音樂的節奏感及肢體律動,開始有語言表達的動機。多次上課後會跟著老師仿說,語彙量也開始與他人對話的語句增加6個字以上。現在的她,不僅能在眾人面前表演,還喜歡唱歌給大家聽,媽媽發現孩子口語能力呈現飛躍式進步,今年暑假即將轉銜至一般幼兒園所,令家長欣喜萬分。
伊甸旗山早療中心主任謝亞芳指出,偏遠鄉鎮成長的孩子,學習資源相較都會地區有顯著缺乏的情形,發展遲緩的孩子也許沒有辦法乖乖坐好,也許他的肢體動作不靈活,也許他的視力不佳,但透過簡單的旋律和節拍,卻能激發孩子的觀察、模仿和想像力,幫助連結不同情緒,練習情感表達。
伊甸早療服務邁入第30年,大旗山地區提供日托、時段、到宅、社區據點等服務,幫助慢飛天使突破重重挑戰,並邀請跨專業團隊(職能、物理、語言治療師)合作,擬定療育目標,並透過教導家長居家療育與照顧技巧,以降低其照顧壓力與無力感。如需進一步了解伊甸弱勢兒童服務計畫,請上官網或電洽(07)661-8106。
撰文、攝影/伊甸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