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逾60歲男性7成睡眠呼吸中止症! 當心呼吸不穩定被忽略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2024.02.20 10:30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高齡長輩經常睡不好,各國研究顯示65歲以上長者約一半有睡眠困擾,60歲以上的民眾中,70%男性和56%女性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國衛院19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台灣人常見的3種病因特徵,其中高齡長者的症狀以失眠與無症狀者較多,病因偏向「呼吸模式不穩定」,因此沒有明顯的嗜睡、打鼾等症狀,而容易被忽略,建議以內科藥物給予治療。

睡不好恐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睡眠呼吸中止症對健康的影響很大,除提高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之外,也與認知功能退化、白天精神不濟導致意外有關,是高齡長者健康的一大威脅。

以往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需至睡眠中心進行整夜睡眠多頻道檢查,以平均睡眠呼吸中止指數來判斷嚴重度,每小時5次以上即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並未深究背後的原因。

3種台灣人常見的病因特徵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醫師鄭婉汝研究團隊,與冰島NOX公司研究團隊、哈佛醫學院研究中心,以及中國醫藥大學睡眠中心主任杭良文合作,針對台灣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探究其病理成因以及相關的症狀表現,發現高齡長者與一般年齡層病人相比,失眠症狀與無症狀者較多,病因則偏向呼吸模式不穩定。此研究已於2023年6月及2024年1月分別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鄭婉汝團隊分析台灣不同年齡層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之病理成因及症狀,發現3種常見於台灣人的病因特徵:

呼吸穩定性低

高上呼吸道結構塌陷性併呼吸模式不穩定的患者容易嗜睡

易醒

覺醒閾值低常伴隨失眠症狀

上呼吸道肌肉功能差

上呼吸道肌肉功能弱的患者則無特殊症狀

▲台灣不同年齡層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之病理成因及症狀略有不同。(國衛院提供)

▲病因與症狀對比。(國衛院提供)

個別化治療提升接受度

研究發現,超過5成以上的55歲以上長者,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時都是無症狀。鄭婉汝說明,高齡長者的症狀以失眠與無症狀者較多,病因偏向呼吸模式不穩定。因此長者可能因沒有明顯的嗜睡、打鼾等症狀,而容易被忽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謂「無症狀」指的是症狀輕微,或當事人不知自己鼾聲如雷,吵到另一半睡不著帶來就醫。對於病理特徵偏向呼吸模式不穩定的長者,建議可以選擇能穩定呼吸模式的內科藥物給予治療。她建議長者就醫檢查排除共病。

睡眠時配戴正壓呼吸器為有效也最常見的治療方法,較適合嗜睡患者,但若是失眠患者則不易耐受,因此治療的依從性往往偏低;另外隨著年紀增長,臉部脂肪逐漸流失,正壓呼吸器也比較容易戴不住漏氣,也是另一問題。

近年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與病因因人而異,新興的個人化治療方法,例如上呼吸道手術、藥物治療、電刺激器等,可以針對不同的病因來處置,病人的接受度更高。

良好的睡眠除了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同時也進行細胞修復、重整代謝及免疫機能,減少身體發炎反應及心臟負擔,改善精神及心理狀態。該研究深入了解高齡長者呼吸生理機轉,也為台灣臨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開啟個人化的序幕,透過病因分析模型,與醫師共同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減少試誤的醫療成本與時間。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許志成表示,30%高齡長輩有慢性失眠問題,也就是失眠超過3個月。由於肥胖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他呼籲民眾控制體重以預防疾病,並且從小就要注意控制鼻過敏,以免長期張嘴呼吸、改變面部結構,而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

 

研究論文全文: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321164/

【延伸閱讀】

嚴重打鼾、睡覺沒呼吸!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心血管風險

不用再到醫院睡一晚! AI預測15分鐘即可知有無睡眠呼吸中止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9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