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就是少吃多動嘛,為什麼說來容易做來難?因為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連溫良恭儉讓都能叫人胖!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馬文雅醫師,在新書《別減肥了,你需要的是「復瘦」:內分泌科醫師用逆思考帶你重回原廠設定》中,將對你進行毫不留情的靈魂拷問,揭露你心中最不願承認的事實,拆穿你對自己說的那些謊,帶領你回到最適合自己的原廠設定。
馬文雅醫師說,自從兩年前寫了《幸福瘦:不節食、不復胖,從心開始的23堂療癒減重對話》,我的門診增加了不少前來諮詢減重的初診,其中不乏體重已達所謂病態肥胖的患者,有些患者甚至已經因為肥胖而出現代謝症候群或第二型糖尿病。
當然,其中也有不少人跟書裡描述的女孩小芙一樣,需要先好好愛自己,才能幸福瘦。但也有不少朋友,我不想稱他們為病人,因為嚴格說起來,這些來看體重問題的個案並未達到定義上的疾病,某種程度來說,他們未必需要減重,只需要釐清自己是否真的想減重、為什麼想減重,以及該如何進行體重管理。
現今談到減重,最令人鼓舞的是,由於醫學對肥胖致病機轉已有所了解,加上各種藥物突破性的研發成果,我們已經可以透過多元方式,幫助有心想減重的病人達成目標,活得更健康、更有自信。但我同時也觀察到,面對減肥,許多人有各式各樣令人費解的矛盾行為,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這些矛盾行為屢見不鮮,不僅有礙減重成功達標,也可能造成患者復胖,將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付諸流水,就像推石頭的薛西弗斯一樣徒勞無功。
當我繼續往下探問,竟意外發現,減重失敗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事實,很多人根本不像表面上的渴望改變。這個發現引起我的好奇,我想嘗試以比較尖銳的方式,挖出那些我們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生活裡的那一點甜
有一次,我在門診問來看減重的女病人:「請問你會不會喝含糖飲料?」她說會。
我問她:「那可以不要嗎?」
她回答:「可是……難道一點也不行嗎?我每天都需要那一點甜的。」(請注意,我只是問她可不可以,她沒有說可以還是不可以,就以為我說一點都不行,有發現嗎?)
於是我問她:「你的生活很苦嗎?」
她愣了一下,彷彿被這句話重擊了。
如果生活沒有很苦,為什麼需要甜的?如果生活已經夠甜,又何必需要甜的?
我曾經問過我兒子,他為什麼可以在一年內瘦下來,減掉將近10 公斤體重(天地良心,我兒子瘦下來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可沒有逼他幹嘛)。他的回答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就自然瘦下來了。
我仔細想了他的回答,覺得很有道理。對照我門診的病人後發現,需要減重的人往往是先虧待自己,再用食物補償,因為苦了自己在先,所以才需要「回甘」。而為了減重節食,感覺自己再度被剝奪生活中的那一點甜,就更苦了。如果不喜歡運動,還逼自己去運動,豈不苦上加苦?瘦不下來或是復胖,也是很合理的結果,不是嗎?
防衛心強一點的人,甚至臉上就寫著,減什麼肥?不管誰都休想剝奪我吃的權利!
因為吃 = 快樂
因為心很苦,舌才需要甘。
甜 = 舌甘
如果是心甘,大概就會情願了
從內而外相信你的飽足
告訴全世界的人,包括你自己,其實你吃得很多、吃得很飽,做得到嗎?
不管你吃多吃少,都告訴自己,我已經吃得很多、很夠,做得到嗎?
這是我跟一位體重從114 公斤上升到128 公斤的病人提出的要求,很奇怪吧?
很多體重過重的病人都會陷入一種困境,就是拚命想要向人證明自己已經吃很少,卻還是瘦不下來。老實說,這樣做只會徒勞無功,而且往往有不好的後果。比方說,對方根本不相信,更糟的是,自己居然相信了。
很多事情是這樣,越需要證明,就表示越匱乏(不相信?看看那些用力放閃的伴侶,通常越放閃私下吵得越凶)。另一方面,如果真想有人說句公道話,證明你真的吃得不多,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直說自己吃很多,對方反而會說,這哪有多啊?
人都喜歡證明自己是對的,這總比你一直說自己吃很少,一吃東西就被對方打臉好多了吧?你看那些瘦子不都是說自己吃超多,然後享受別人羨慕自己吃很多又不會胖的目光,而實際上吃多吃少,又有誰在乎呢?
說自己吃很多有許多好處
1.你會記起來,真的已經吃了不少,把飽足的感受帶進記憶裡。
2.飽足的感覺,不論是睡飽、賺飽還是吃飽,反正就是比較爽(如果這輩子注定要當胖子,當然爽點好)。
3.實際上吃多吃少,跟感覺上吃多吃少,往往不一樣,實際上花比較少的錢,卻在感覺上得到比較大的滿足,這不是很賺嗎?
本書取材自天下生活出版《別減肥了,你需要的是「復瘦」:內分泌科醫師用逆思考帶你重回原廠設定》,作者/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馬文雅醫師
👉推薦閱讀:全台近3成青少年體重超標!「2不1無法」減重之路困難重重
【延伸閱讀】
高普林食物一定會害痛風發作?林世航營養師:3類食物普林不高,卻藏地雷
一天要喝多少水?一定要喝8杯水?侯玟伊營養師:別忽略脫水4大警訊
壓力過大、不當減肥害狂掉髮!程涵宇營養師:缺乏營養也有關,6大攻略防掉髮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1/932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