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客家系畢業生就業出路 學者籲增公職名額

客家電視台/陳郁心 胡吰誌 黃映婕 林柏均 綜合 2023.12.28 13:00
客家高等教育至今年已20年,培育無數客家青年人才,不過學生畢業後得要面對現實就業問題,面對現今較少可銜接客家專業的就業市場,客家系畢業生又該何去何從呢?學者建議,可從調整客家公職考試名額著手,帶頭創造客家職缺。 帶著學生在公園學客語,一草一木都是客語實習教師廖芳瀅的教學素材。 廖芳瀅是第一屆客語師培生,碩士畢業後就努力考取教師檢定,預計在校實習結束,就可拿到客語正式教師證,然而擺在眼前的現實,是今年客語正式教師缺額僅個位數,放眼明年則仍充滿許多未知數。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畢業生 廖芳瀅:「在穩定以前,我們要先鼓勵全臺灣的每一個縣市,要先開這個客語的老師的缺額,這個也非常重要。」 畢業後無相對應的就業市場,似乎是許多客家系學生,會面對到的棘手難題。 敲打電腦鍵盤、更改程式碼,大學和研究所,都在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就讀的楊文婷,畢業後卻是擔任科技公司工程師,客家相關職缺僧多粥少,也使得不少學生在學時,就得另習謀職技能。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畢業生 楊文婷:「我覺得以系上的課算是滿完整,可以讓你有專業度出來的,但可能就是缺在,工作機會還是相對比較少一點。」 根據中央大學客家系,105年到108年畢業生流向統計,從事廣義的客家和文化相關工作,像是考取公職、工商業服務,和學術研究等畢業生約有6成,即便比例看起來不算低,但學者認為客家系,能學以致用的直接性職缺還是太少。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學系教授 王保鍵:「培養出來的學生就要做客家,你客家學院畢業學生沒有做客家,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培養學生。」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周錦宏:「客家企業,不然就是辦這個客家活動的這些公司,他裡面應該要有客家的專業人才在裡面,不是請教授去做一個顧問。」 創造客家職缺,學者建議得由公部門做起,首先就應修改地方特考和高普考等,公職考試制度,在各類科中設置客家保障名額,讓客家專業的考生有更多選擇機會,不過客委會認為,就業和考公職不該混為一談。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學系教授 王保鍵:「現在高普考有客家行政,客家的行政要來轉變,變成一個客家文化重點區特種考試,這樣才可以我們說的傳統的客庄,有很多的自己的公務人員,可以來服務自己。」 客委會主委 楊長鎮:「是不是說,要每一個類科當中就要有客家,我覺得這要個別一項一項來檢討,看他的行政的內容上是否重要。」 「3 2 1 請簽名!」 今年10月底,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和中央、陽明交通和聯合3所大學的,客家學院簽署合作意向書(MOU),其中一項目標就是希望透過產學合作,提供客家相關科系學生實習或就業機會,對此畢業生樂見其成。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畢業生 楊文婷:「如果有這個協議的話,就是讓他們在念的時候,就會比較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畢業生 廖芳瀅:「這樣的機會真的非常好,我就有看到很多的學生,去了這個客家電視台實習以後,就真的進步很多,以後就不會這麼煩惱了,就有一個工作、有一步可以走。」 客家學院為培育客家人才的重要搖籃,不過以畢業生現況來看,即便具思辨能力和客家專業,仍舊逃不過缺乏用武之地的窘境,因此專家呼籲產官學界,得共同設法解決,課程內容如何銜接社會所需,和平衡就業市場供需的問題,讓出路更寬廣,客家高等教育才能走得更長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