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隨著癌症治療的進步及慢性化,癌症治療的副作用,體質改變及免疫的恢復,已成急迫的議題。在癌症治療選擇上,中西整合的角色,切入點在哪?
癌症確診若需手術 以中醫提升體能「存本」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暨中西整合治療科主任簡采汝說明,癌症一旦確診,隨之而來的是依據分期的治療計畫。第一、二期的固態腫瘤以能切除治愈為原則,患者若是體能不佳,可在手術前以中醫提前介入,目的為提升身體質量及免疫,足夠開刀本錢。
比方若是胃癌或大腸癌,原先消化吸收功能就差,腹瀉或體重下降,適切的中醫處方可協助提升體能。而在術後,一旦恢復可以正常進食後,中西整合也能加速傷口恢復。
化療、免疫或標靶治療 個別化中醫藥提高續航力
接受化學、免疫,或標靶治療期間,無論是術前或術後輔助性化療, 西醫的治療都帶有毒殺癌細胞,但是也會傷害正常細胞的特性,導致周期性白血球下降,貧血,容易感染。標靶或免疫治療雖則全身性副作用不如化療大,但是也有黏膜受傷,腹瀉,手足口症,指甲變化,疲累等副作用。
配合化療週期搭配適合患者體質的個別化中醫藥處方,能縮短副作用的程度,及血球低下的時間,使得患者更能按照標準療程的間隔接受治療。
化電療族群 潤燥養陰藥材降低黏膜傷害
直腸癌及肺癌,頭頸癌,是最常接受同步化電療的族群,同步化電療對黏膜造成很大的傷害,患者口腔乾燥,黏膜破,無法吞嚥,體重急速下降,腸道黏膜受損,不停地跑廁所,裡急後重。這段時間若能輔以潤燥養陰藥材,將能減少黏膜傷害,協助讓同步化電療順利進行,有利後續治療。
轉移及復發腫瘤 中醫個別化介入減少副作用
轉移性或復發性腫瘤,比方乳癌,肺癌,大腸癌,多發性骨髓瘤等,患者多半經歷多線標靶或化學治療,對某些西醫藥物已有抗藥性,能選擇藥物減少。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壓制,身體的復原能力不如最初診斷時,腫瘤科醫師在治療時因為副作用的累積,相對困難。
此時中醫藥的個別化介入,可以協助血腫科醫師及患者,更有效的減少用藥副作用,及提升療效。而在安寧緩和階段,中醫藥則扮演減少症狀及疲累的正向角色。
西醫治癌精準化 中西整合個別化
簡采汝最後提到,西醫治癌精準化,中西整合個別化:癌症治療如今非常進步,不同癌別都有依據基因型態,賀爾蒙表現,甚至免疫檢查點表現有西醫標準處方。精準醫療帶來了「同中有異」,而中醫全人醫療,以症為主,則是「異中有同」。
【延伸閱讀】
AFBL平台支持8計畫!多面向推動HIV防治 集結社群影響力朝消除愛滋邁進
低溫來襲!台北馬3跑者OHCA、1中風 1地點竟比戶外更易猝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2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