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情緒溝通不卡關 慈大附小親職教育講座

慈善新聞網/ 2023.12.16 08:47

開場前老師請爸爸媽媽玩個小遊戲,拉近彼此距離。

  在現今少子化及網路和3C產品充斥的年代,當孩子情緒來時,身為家長的您,該如何站穩腳步?是給孩子一台手機或平板安撫情緒,還是接住孩子情緒,適當的引導孩子自我覺察呢?慈大附中國小部為了促進親子間正向互動,特別辦理「情緒溝通不卡關,關係你我都心安」親職教育講座,邀請在宜蘭深耕多年的優良教師,同時也是歷經孩子情緒風暴的媽咪—蕭怡娟老師,透過SEL社會情緒學習,教導家長如何自我覺察,並藉由「愛之語」和「我訊息」,為家長們帶來一場溫馨的親職座談。

蕭怡娟老師跟爸媽分享情緒不卡關的重點是要先覺察自己的情緒

  柴米油鹽醬醋茶,常會使我們漸漸遺忘曾身為孩子的感覺,蕭老師一開始利用「超級比一比」的小遊戲,喚回家長們的童心,再進一步帶領大家去理解孩子話語及行為背後的意義,接著透過「愛之語」-身體接觸、精心時刻、肯定語詞、接受禮物、服務行動等五個面向的線上測驗,讓家長們自我覺察與孩子互動的方式,並實體演練,讓家長知道擁抱有助健全情感的發展,肯定且明確具體的讚美,給予孩子再試一次的勇氣。怡娟老師也以自己與家人的互動故事作為引子,讓在場的爸爸媽媽、老師主任都聽到熱淚盈眶,深刻感受到愛之語的影響力。特別是「精心時刻」這個面向,家長分享:『在讀懂孩子的愛之語後,有種終於找到關鍵鑰匙的感覺,原來孩子透過這種方式表達與接收愛。』

3.家長透過線上測驗,了解在愛之語的五個面向中,覺察與孩子自己與互動的方式

  再社會覺察的部分,老師也透過影片,讓大家真實了解,每個人因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面向,所以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怡娟老師特別利用伴侶間的日常爭執作為範例,邀請現場夫妻檔家長一起演練「把話說出來」,在對話過程中,若彼此沒有真正去覺察雙方話中的真正背後意義,只聚焦在「你不懂我的心」上,就會有溝沒有通,這樣的情景也常發生在親子溝通上面,父母與孩子各自站在自己立場表述,最後就會演變成親子衝突,所以溝通不必繞來繞去,而是真誠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與需要,例如:『我現在的抱怨,其實只是你的傾聽和一個擁抱就好』。

利用孩子交友的案例,讓家長用「我訊息」實際演練跟孩子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我們會先預設對方的立場,使我們不想或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心話,蕭老師帶著家長們一起練習使用「我訊息」的溝通技巧,藉由「我覺得⋯」、「因為⋯」、「我希望⋯」三個關鍵句,學習回應「謝謝你願意告訴我,讓我可以更瞭解你」。接著利用孩子「使用手機」、「交友」的實例,讓家長實地演練,將慣常使用的「你不可以怎樣..」變成跟孩子說出心中真實的感受。

邀請夫妻檔家長一起演練「把話說出來」,對話過程中,彼此真正去覺察雙方話中的背後

  爸媽們使用真誠的「我訊息」練習向孩子喊話:『我覺得很無力、不知道怎麼辦,因為我不知道你發生什麼事情,我希望你告訴我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一起來討論怎麼辦』、『因為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很多次了,我希望你主動告訴我能怎麼做』、「我很擔心你常常被老師提醒,我希望你能試著去控制你自己,好好專心的上課...」等,以「我訊息」取代容易引發誤會和爭執的言語。

透過影片,讓家長瞭解,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

  一場溫馨的親職講座,帶給現場的家長無數的親子溝通技巧,甚至是改善家庭關係的關鍵鑰匙,家長紛紛表示這『以後也會試著與家人創造更多的精心時刻,讓家庭更和睦美滿』 、『很有幫助,能改變的不只有親子和夫妻關係,甚至運用在職場上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所有問題都無法有標準的解決方法,試著用孩子的角度看到背後的成因,而非只看到問題的表面,只有親子間的溝通不卡關,才能有幸福健康的親子關係。

大家歡喜與老師合影留念

撰文/藍阡筑;攝影/慈大附中國小部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