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臺灣地方創生 翻轉百年客庄多元文化樣貌

客家電視台/羅弘昇 吳湘屏 苗栗.臺中 2023.12.01 12:45
行政院把2019年定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除了凸顯政府的重視之外,企業和地方團隊也越來越多人投入,這幾年下來,各地地方創生的樣貌也趨向多元,就來看看兩個客家庄的案例,在苗栗市的寧靜巷弄裡,超過一甲子的文青老屋,則是從下午茶,延伸出在地藝文展演、藝術教育空間,另外臺中東勢的返鄉青年,以青銀共創的方式,翻轉百年客家聚落,以在地特色文化展現地方創生的靈魂。 「像這樣,這樣就是再拉,對啊!我也要把裡面這樣拉進去,不然就是這樣卡著。」 龍神山水祭正式開始前,大茅埔調查團工作室裡,正在趕工最後的準備事宜,今年的儀式意象裝飾,是用山城地區四季水果,桃、梨、柿、柑的樹枝,圍繞著中間的燭火,象徵並感念社區水圳灌溉果樹,2015年返鄉的吳哲銘,積極投入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文化是他的理念主軸,即使商業性沒有馬上帶來效果,但吳哲銘仍是堅持理想,要用青銀共創的方式,賦予百年客庄聚落新活力。 臺中市東勢區大茅埔調查團團長 吳哲銘:「現在地方創生,大家也會覺得一件事,跟老人家格格不入啦!不過我們這邊用信仰的方式,不一樣的族群,老大小嫩,這些人都可以用兩個字來代表,就是用信仰來跟他們說,用這件事來跟他們對話,我覺得這件事就沒有隔閡啦!」 也因此,龍神山水祭在2020那年活動結束後,是一個更往前的動力,現在已經成為台3線的亮點之一,更是臺中山城的新代名詞,一條寧靜的水圳,有推手的擘畫、社區的合作,藍圖漸漸付諸實現。 「其實當時回來就是因為房子要修,房子漏水、要整修。」 寧靜的苗栗市巷弄裡,將近一甲子的文青老宅,散發出不一樣的氛圍,陳鵬文2013年回故鄉,希望整修後的老家,可以做一個新的嘗試。 苗栗市咖啡廳業者 陳鵬文:「那個時候,因為我跟我妹妹在臺北還在讀書,讀書最喜歡就是去窩在那個咖啡廳,就想說咖啡廳有一種氣氛,好像就是大家可以在這邊一起討論啦!一起交流,所以我們想說,如果自己的空間可以這樣做,好像不錯,所以那個時候就回來就想說試試看,我完全不會泡咖啡。」 只是陳鵬文把老家變身咖啡廳,父親起先不是很能接受。 陳鵬文父親 陳建城:「我們家是睡覺的地方,我們家庭在一起的地方,怎麼一夜之間就變成,大家來這裡喝咖啡的地方,會很奇怪,就會有這樣的想法。」 不過看到孩子經營十年有成後,2022年開始,轉型以藝術教育活動為主的場域,做父親的非常支持。 陳鵬文父親 陳建城:「這邊附近的社區,有些老人家身體不是很好,在家裡,窩在家裡面,現在因為他開這個店,開這個,辦這個的活動很多人會走過來,會過來我家這裡面,會跟他們說身體的健康要如何做。」 苗栗市咖啡廳業者 陳鵬文:「我們也發現10年來進到咖啡廳的人,好像大家對於這一種安定,對於內在的這一種所謂的,這一種認識跟探索,有越來越明顯的需要,對 所以我們就透過藝術,邀請大家來體驗創作、體驗賞析,那從這個角度來認識自己的生命。」 這幾年越來越多個人、團隊還有企業,相繼投入地方創生,樣態也很多元,相信這就是臺灣地方創生的生命力和圖像,為各個地方寫出精采的故事,發展出在地特色產業和永續品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