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修復藝術一把罩 華梵佛藝系陳高登教授領學員辦金繕鋦瓷成果展

中央社/ 2023.11.28 18:0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28 18:09:09)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獲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補助開設工藝修復人才培育課程,27日在圖資大樓舉行結業作品展,展出學員們精心完成的陶瓷、琺瑯、玻璃等鋦瓷金繕技藝,令人驚嘆原來破碎的物品經過修復,竟然浴火重生為嶄新的二次創作,而且比原來的器物更美!

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碩士班一年級吳佳靜的鋦瓷金繕修復作品。

「繕之流傳:鋦瓷、金繕修復課程」由佛藝系陳高登教授負責授課。陳高登教授師承中國大陸鋦瓷名家王老邪,長年專注於傳統陶瓷修復技法——「金繕」與「鋦瓷」的修復藝術,此次課程獲得工藝中心25萬元經費補助,甄選學員時報名相當踴躍,結業作品也相當令人期待。

林從一校長說,原本以為破碎的物品經修復後,看起來應該沒有原來的好,沒想到不只是復原而已,竟然轉化為另一種風味的 完美,變成一種新的創作,超越之前的藝術層次,實在太令人驚艷!

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陳高登教授是此次修復成果展的靈魂人物。

林校長並打趣地說,陳高登老師指導得太好,讓學員這麼有成就感,會不會回家以後故意摔破幾個東西,再來好好修補一下?

簡江儒教務長也表示,陳高登老師在修復藝術領域頗負盛名,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教授遇到他時,都稱讚華梵能聘請到陳高登老師,真是學校與學生之福!

目前在華梵開設「印度文化與遺產」國際化課程的印度卡林加工業技術學院(Kaling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前校長Satyendra Patnaik教授特地前來參觀展覽,並對臺灣的大學能有鋦瓷金繕修復的手工藝教學感到非常新鮮。

陳禹潔(左一)介紹如何以蛋殼修復琺瑯,印度卡林加工業技術學院前校長Satyendra Patnaik(右一)很感興趣。

陳高登老師說,鋦瓷與金繕(金繼)是將碎裂或有瑕疵的陶瓷,用手工加以修復的傳統工藝,不僅具有將物品「重生」的實用性,於現代更連結了「情感」與「裝飾」的意義,成為二次創作的新美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示的作品除了以陶瓷為大宗,也擴及玻璃與琺瑯,修課學員除了佛藝系碩士班學生,還有來自校外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臺藝大碩士、室內設計師、玻璃工藝家等,大家對陳高登老師毫不藏私的教學分享都相當讚嘆,也非常感謝華梵大學提供這麼好的場地與教學設備。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劉俊輝介紹創作理念。

華梵佛藝系碩專班二年級學生陳春燕說,參加這次修復課程收穫很大,不僅學到破裂的拼合與局部的點綴等鋦瓷金繕技法,讓破碎的物品化腐朽為神奇,浴火重生,又能認識許多優秀的校外同好,內心超級開心。

玻璃工藝家許文龍分享,自己許多創作都是從破碎的玻璃開始,並研發出將廢棄玻璃重新處理的粉末鑄造工藝,以推動「綠工藝」概念,但鑄造過程中會有許多氣泡和破洞,令他十分困擾;現在學到了陳高登老師的修復技術,就好像「救回自己的小孩」般,真是太好了!

保留殘缺之美,王涵薇的金繕鋦瓷修復作品相當具有特色。

畢業於臺藝大的碩士劉俊輝這次與妻子王涵薇一起報名上課,他非常慶幸沒有將20多年前摔破的心愛陶瓷盤丟進麻布袋,現在才可以在陳高登老師的指導下重新修補好,希望未來在創作之路上,能將陶藝、金工與鋦瓷、金繼做不同的表現和結合。另外,擅長金工的陳禹潔以蛋殼修補破裂的琺瑯壺,也令眾人相當驚嘆。

學員中年紀最大的郭沛庭說,舉凡拉胚的杯子、茶壺的提把,都是自己三十年前的創作,這些破裂的物品等了陳高登老師三十年,終於等到了重生,「不僅補回作品,也補回我的記憶和破碎的心,作品層次又得到提升,每次上課都讓我相當期待!」

陳高登老師特別感謝華梵大學全力支持此次課程的開設,讓短短三週共十天的密集課程順利完成,大家的展品與成就也相當亮眼,預計明年還將舉辦相關展覽。

「繕之流傳」結業作品展展期至12月1日,歡迎社會大眾前往華梵大學圖資大樓4樓藝文空間參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