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南區目前開始收割水稻,不過玉里鎮高寮大橋去年因地震崩塌,替代的便道今年又被大水沖毀,造成河岸兩側農民運穀,要多繞30公里遠路,不僅增加運輸成本,也常造成塞車,花蓮縣府啟動農運補貼來降低農民損失,並加緊高寮便道重建,希望這個月底前能恢復通行。 割稻機開進田裡,一排排收割稻子,受到9月份颱風影響,今年花蓮有部分二期水稻「不飽米」,減收最高達5成。 農民 林俊男:「二期稻目前早割的,就是颱風影響,收成量跟上一期比,可能少了5成左右。」 收割下來的稻穀還要長路迢迢,從玉里河東運到河西,因為連接兩地的高寮大橋與高寮便道,雙雙因天災損毀,每輛4、5噸重的運穀車,不得已要多花半小時,多繞30公里路去繳穀。 農民 陳錦輝:「便道不通 變成它現在,要繞很遠才有辦法(去)繳穀,變成說車要出去,載稻穀的車會較多這樣子。」 農民 李林皇:「可能從這邊高寮要去到玉溪農會,可能就要花2、30分鐘來跑這樣子,對!路程就多很多。」 為了降低受災農民損失,花蓮縣府計畫在割稻期間,將透過農會造冊補貼農民運費。 玉里鎮觀音里長 陳金寶:「台9線那邊,很多我們(縣道)193線的農民,都往那邊去種植這個稻。」 花蓮縣府農業處農政科長 吳秉叡:「(運穀車)它必須要繞道的部分,我們是每公斤乾穀是補(臺幣)0.3塊,就1包100臺斤的穀包是補18塊。」 來到秀姑巒溪河床,7月因颱風吹毀的便道,一直等到最近水位下降才能施工,要趕在11月底前重建便道。 工程監造 王祺睿:「(河床)那裡比較深,所以要埋設涵管,然後還有消波塊,現在要趕這一個工程的部分。」 另外也因天災衝擊的,還有富里鄉崙天便道與明里大橋農耕區的農民,縣府同樣比照玉里模式補貼當地運費,直到便道恢復通行為止。